前几天,一家公司闹出了不愉快的事情,起因是一名正处在试用期的40岁员工,因不满工作任务分配而与比他小5岁的车间领导发生了争吵。
事后了解才知道,那位年龄稍大的员工因工作不慎,加工了6个“废品”,导致月绩效奖被扣,试用期时间也做了相应延长。这一次,领导分配任务,又将同类待加工的产品交给他,由此,这名员工就感觉车间领导是故意针对他,对他的工作有看法,便心生不满,借机想讨个说法。
很欣赏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做什么事,当员工若因正常工作开展,就不应该和老板叫板,当儿子就不能和爹犟嘴。
对于这件事情本身,如果,做为一名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旁观者,不要轻意地下结论,很多情况对事情的认知,不是不信而是不懂。当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事情的真相,参透事情的机理时,就轻易地亮出个人的观点,只能说明我们还学艺不深,还没有资格与能力就做出各种评说,容易引火上身。
如果,自己就是领导当下的一员,那么维护领导的权威,就是做为下属的义务与责任,对那位40岁的员工的所作所为就要旗帜鲜明地表明反对态度,领导就是领导,下属就是下属,这个什么时候也不能乱,这是规矩。
倘若以谁强势做为入选领导或者员工所谓站队主要依据的话,那么,这样的团队只能称之为团伙,最终就会因没有一个固定而统一的领导核心陷入一片散沙,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若自己就是那位领导,那么,最终拔拔他的刺儿,消消他的气是必须的,只不过有时需要提前了解真实的情况,采取相应灵活的方法而已。具体来讲:
一是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常言道,不惹事儿,但也不怕事儿。遇到这样的员工,在处理时,就必须从大局来考虑,要想到做为领导如果总是被下属的强势所压,那么就不仅仅意味个人脸面无光的问题,更是在说明公司公力不举、管理失效,进而就会导致其他员工人心不稳,不知听谁的好,士气低落,在其他员工眼里,很容易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领导竟然屈从于一个强势的员工,那么,我们的权益谁给维护。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就是不能姑息,公司规章制度怎么规定就按规定来,比如,顶撞上级领导做严重违纪处理,那就按严重违纪处理来,个人职权怎么要求,就怎么做,没毛病。
二是你强势那是你的“修为”,我管理这是我的作为。首先一点,无论员工个人再有能力,再有关系,在领导面前耍威风,就是员工的不对,翻遍任何一家公司的《员工手册》恐怕都找不到,下属可以无视上级的存在处理事情的。
个人就曾碰到类似的情况,一位车间的工段长负责车间卫生监督检查,当看到一位资格较老的老员工因车床周边没能及时清扫时,便提出了整改意见,没想到,那位老员工非但没有改正,反而说了几句难听的。最终,公司按规定取消了那位老员工月绩效奖,并给予那位老员工严重警告处分。
由此看来,当看到下属出现“妄为”时,领导若不作为,那不是一种领导艺术而是一种领导耻辱,不要拿着所谓“欲擒故纵”的领导技巧,做为自己领导软弱的遮羞布。
三是找准症结,对症下药。40岁的员工还处于试用期,说明该员工对所要从事的工作领域还是新手,试想一下,一位具有哪怕5年销售经验或者车床操作经验的老手,还需要试用吗,那除了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就是浪费。
所以,需要追根溯源,找准他强势的背后原因,是工资偏低、关系特硬还是在其它方面,甚至公司做出了突破其底线的事情,于是他便将个人的不良情绪转嫁到所在部门的领导身上,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找准了症结所在,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效果就会很明显。
四是当机立断,毫不客气。也就是立马强势,立即处理。如果那位员工一时间显得很强势,那就第一时间给予收拾。说白了就是先“收拾”再说,至于他隶属于何方“神圣”,收拾后再“拜”。
很多事情处理的效果都取决于时机,特别是那种错误已经很明显,需要领导即刻表明态度、做出处理的那种,越早处理,效果越明显,否则,当这样的事情处理被推三阻四,一周以后才处理,即使得以解决,也难以消除在员工心中所形成的领导“被妥协了”的不良印象。
碰到此类问题,做为旁观者不要轻易介入,做为当事人最终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那位强势员工所压,很憋屈地当着领导;要么及时回怼,不让其嚣张气焰再漫延下去。个人的想法就是走自己想走的路,让别人看自己的路是怎么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