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似山,稳健、庄重,有种不可侵犯的神圣。在清晰明朗的记忆深处,父亲,永远是家中的脊梁。
01.能干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高鼻梁、大眼睛,最醒目的是那一弯浓密的健眉,配上方正的脸,活生生的美男形象。
父亲幽默、健谈、好学、上进,在那个知识分子匮乏的年代,父亲算是文化人。他懂测绘、会计、建筑设计……
在我出生前,父亲是有单位的,他当时在县水电局搞测绘。据说周边县区的水库,很多都是他参与测绘的,至今还在使用。
后来,随着家庭负担的加重,母亲一人无法拉扯一大堆的娃娃,父亲只得放弃他热爱的事业,回家照顾家庭。
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是生产队的队长,他打得一手好算盘,我的算盘启蒙老师,就是老父亲。
父亲写字不算好看,但他一生致力于自己的学习提升,对自己要求相当高,并且手不释卷,床头上总有学习的书本。
02.有耐心的父亲
在那些年代,一个家庭养了七、八个娃娃的人家不少,我也算是父亲的老来得女,母亲生我时,都四十多岁了。
与最大的哥哥相比,他足足大了我18岁还要多。只记得家人们告诉我,我出生时,大哥已经进厂了。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幺妹,所以也算是一家人最宠爱的人了。记得从小到大,我只被父亲打过一次,并且还是误会。
父亲很爱我,时常走到哪里都带上我。还记得上小学五年级那年,父亲要到乡下去吃酒,他也带着我去。
山路很远,爬了一山又一山,父亲意识到我有些动力不足,每爬完一座山,父亲便告诉我,快到了,爬完前面那座山,就是了。
这样的话说了多遍后,我便发现,老父亲是用独有的方式,不断鼓励我,让我看到希望就在眼前。
终于,我们到了那个姑妈家,是父亲认的姐姐,与父亲同姓。只记得一个寨子的人却很敬重父亲。
那晚我们住在当时的村支书家,他家儿子是学校的代课老师,还把床让给我这个小幺妹睡,父亲则与支书伯伯聊了一整宿。
从他们的闲聊中得知,那个偏远小村子的自来水,是我的老父亲参与设计安装的。所以,他们对我的父亲很感激。
第二天早上,从姑妈家告别,父亲便带我去赶了一个乡场。一路上,父亲给我讲了很多事,还给我买了好吃的,当时很开心。
03.有智慧的父亲
家里一共七个孩子,三男四女。随着子女的长大,没有生存的技能,是件很头疼的事。因此,这是考验父亲的又一难题。
在那个年月,拉扯这一堆娃娃已不是易事,还别说要供大家上学。因此,二姐和三哥是没有进过学校的。
到今天,这两个还在埋怨父母的偏心,让他们成了文盲。这也是父亲一生的遗憾,我想,他应该有不得已的苦衷。
二姐小时候因摔伤没得到及时就治,导致腰部驼了,后来父亲背着地四外求医,却因错过医疗的最佳时机而无果。
为了姐姐能有养活自己的本领,父亲自学裁剪技术教姐姐。姐姐也很努力,在家乡的小镇了,还算技术不错的裁缝。
只记得每逢过年,姐姐接单太多,都是父亲帮她裁剪,她负责加工。因为有手艺,姐姐维持生活根本不愁。
父亲把二哥安排到小队里学加工,让他学会吃苦,二哥学会了一套好手艺。加工成了他一辈子的职业,到现在都还在加工菜油。
04.懂营生的父亲
那个年代,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太苦。一大家子的人,光是吃饭都是大问题,更不要谈营养了。
但是,我的父亲却不一样,他用智慧与勤劳,保证了全家人的生计,让七个孩子没有一个被病死、饿死的。
那时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牛马。每家每户几乎都养牛,每一段时间,都有滚坡的牛马肉出售。
家里买不起牛肉,他便站在一旁与人家闲聊,时机成熟,便与卖牛肉的人订下骨头,回家洗净熬汤,牛油冬天就挂起来备用。
牛肉汤煮菜,一家人的营养得到了保障。我想,那个年代,没有一点营生之道,我们家七姊妹肯定养不大。
父亲还在娃娃穿衣问题上费了脑筋,大的穿了小的捡,男女服装的问题,父亲就亲自动手修改。
整个家庭的操持,父亲主外,母亲主内。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常对母亲说:“宗珍,如果你死在我的后头,你会很苦。”
转眼间,父亲已作古近26年了,不知道他在那边是否还惦记他的“宗珍”一一我九十岁的老母亲。
05.豁达的父亲
父亲,一辈子好交友,从有记忆起,我们家里总是客人不断。断桥的王叔叔,平寨的韦伯伯,关岭的叶叔叔……
父亲人缘极好,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人纯朴还是怎么的。父亲的这拔老朋友,很铁,很友好,从不变心。
每逢赶场的前一天,父亲便会安排我们洗茶杯,因为老朋友们要到家里小聚闲聊,一大早,妈妈就把几个水壶都烧满水。
时间长了,不用父亲提醒,家里的孩子们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赶场天,叔叔伯伯们都会带来时令土特产给我们吃。
父亲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初夏走的,他是在贵阳出的车祸,只记得父亲骨灰到家的那天,叔叔伯伯们都来送他,都哭得很伤心。
06.一生操劳的父亲
儿多母苦,家里更操心的是父亲。每个儿子娶媳妇,每个女儿要嫁人,都操醉了父亲的心,里里外外他最累。
那时时兴打家俱,儿女们才动念要结婚,父亲便开始置办物品。给儿子买树做家俱,为女儿准备床上用品。
每一个环节,他都提前安排,既怕儿媳不满意,又怕姑娘不称心,事事想周全,唯独忽略他自己。
我们家娶了大嫂二嫂,各家都有了孩子后才分的家。一个大家庭生活,父亲总把更多的爱给媳妇,不让她们有话说。
对这样的处理,姐姐们都大为恼火,说父亲偏心,但却是敢怒不敢言。时间长了,姐姐们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家和万事兴!
07.尽职尽责的父亲
爷爷走的那年,记得是腊月二十几,天很冷,家家很忙,我的老父亲也很忙,忙给小队各家分粮分钱。
爷爷停在家中的堂屋里,很多人都忙着爷爷的事,父亲却忙人家过年的事。家里的事他还真撂在一边。
父亲也为这事作过解释:“反正都死了,早晚处理没关系,几十户人家,指梅望渴的盼钱盼粮过年,不让人家急。”
后来,我也当过单位的负责人,理解了当时老父亲的良苦用心,不要让别人太难了,本身自己已经很难。
时隔多年,回首那个年代的干部,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真正做到了忠诚祖国,忠诚人民,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08.无助的父亲
那一年,我们与邻居家打房屋官司,争的就是一条过道。这件事,让我的老父亲无助与气恼。
这完全是邻居家的无理取闹,仗着他家县里有亲戚当领导,听说,官还当得不小,所以有些肆无忌惮。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官有多大,只记得父亲很无助,很气愤,气自己无能为,气家里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
人在生气的时候,智商为零。父亲也不例外,他提议我与六哥都不用念书,回家一致对外。
我可以理解当时家里的处境,一个外地人在异乡立足的不易。爷爷一人从四川泸州逃到贵州,在一个小镇上安家落户。
就生了父亲和一个小姑,小姑又在十二岁那年走了,只剩下我父亲一根独苗,家庭人口实在单薄。
可见被人欺负时的绝望,这样的境况实属凄凉。可见爷爷要求父母亲多生孩子的那种迫切希望。
家庭人丁兴旺,才不会被人欺凌。家里娃娃一定要多,这是父亲从爷爷那里领到的任务,弥补远路人驻足的恐慌。
一辈子为子女、为家庭操劳,临了临了却还没有享受到幸福的味道。父亲,我学习的榜样,您的形象永远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