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自己吗?读读《被讨厌的勇气》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阿德勒心理研究者岸见一郎《勇气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也是最知名的一部。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一下阿德勒及其心理学流派。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早期曾加入弗洛伊德的的集团,并受到弗氏的赞誉。后来因为阿德勒的一些心理学主张与弗洛伊德发生了分歧,两人从彼此容忍演变成正式闹翻,导致阿德勒率领一群跟随者退出了心理分析学会,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并不否认潜意识动机的实在性,但是他却比弗洛伊德更重视自我的功能。就像《勇气》的一篇推荐序中所说:从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不止是心理学从业者,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爱好者和众多文字爱好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武志红在2008年出版了《为何家会伤人》(此书的研究理念主要依据精神分析学派),正式掀起了大众对原生家庭的批判。越来越多在童年中受过创伤的年轻人开始在网络上泣诉自己的双亲,最著名的平台是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文章和影视剧也在探讨原生家庭、童年的生存环境带给一个人的深远影响。

在以“孝文化”和“感恩文化”为传统的东方国家,儿女能够意识并“揭露”父母的过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我们是否就要背着“原生家庭”的影响度过一生呢?我们身上的种种因原生家庭而导致的缺陷,会不会变成阻碍我们做出改变的束缚呢?

如果说弗氏创立的精神分析是在为我们的创伤和行为找“原因”的话,那么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正因为我们不想做出改变,才会制造出“恐惧”和“创伤”的原因,就是治疗我们痛苦所开出的药方之前的那份诊断书。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地否定心理创伤,他说: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而这些“目的”五花八门,它们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难以辨识。只有真正理解了“目的论”,我们才会明白,我们的“不幸”,其实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因为这些“不幸”,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有利。

而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在于我们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以及缺乏了“获得幸福的勇气”。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在开篇就直截了当告诉我们的幸福密码——我们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接下来,这本书会继续跟我们探讨人的自卑情结。人为什么会讨厌自己?那是因为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的自卑情结,和由此而导致的优越情绪,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苦恼。从广义上来讲,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几大烦恼可能表现在:自卑、虚假的优越感以及过度竞争。尤其是在一个过度竞争的社会中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当我们的孩子从刚进校门之日,就被训导要不停地超越别人,那么他很难获得真正的价值感和做自己的幸福感,很难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

归根结底,阿德勒的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也是“勇气”的心理学。它帮助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勇气:不寻求他人认可的勇气;不干涉孩子“人生课题”的勇气;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以及甘于平凡的勇气......

当我们不执着于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评价,把“以自我为中心”转换为“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就会从分离课题开始,走向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现实社会里的很多悲剧,尤其是看到不少年轻人受到父母、学业、婚恋的困扰而自寻短见的那些人,如果他们在生前能够读到并充分理解“共同体感觉”,那么至少,他们不会过度放大自己的遭遇和痛苦,因为除了我们身处的小的共同体,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值得我们割舍掉当下扼住我们的种种不幸。

在书的最后一章,“哲人”与“青年”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在阿德勒的理念里,人生的意义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而是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只要我们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看到书里“青年”心中的苦恼与困惑,我知道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在苦苦追寻幸福的路径。我不知道读完这本书,是否找到了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书里只是给我们开出了一些药方,但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去尝试改变,去更新自己。

总之,在我们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在我们常常不经意抱怨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把选择权交给自己,问问自己是否有勇气真正让自己幸福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改变自己吗?读读《被讨厌的勇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