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成功路上的“帮手”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司马懿是魏晋南北朝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功绩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就是前期帮助曹操统一和维持了北方的统一和安定,第二是后期培养了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这样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华夏,建立了西晋。

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很多人都以为是他的智谋、坚忍,野心等素质起了重大作用,这些是他的主观因素,那么还有客观因素呢?他的成功之路上都有哪些人帮助过他呢?

司马徽-水镜先生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刘备三桂茅庐,这才有了后面的三分天下。而这个水镜先生名叫司马徽,家乡也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司马徽其实是司马懿的叔叔,这个人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他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是他让司马懿潜伏到曹营。而且曹操的赤壁之战之所以战败,除了周瑜的火攻之策奏效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曹操的水军感染传染病的人有“十之七八”,但曹操事先是进行了预防的,那这些传染病还能如此厉害是什么原因呢?这位司马徽在长江之畔把病原体投放于士兵喝水的水井中。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曹操能战败,好让曹操的称帝大业流产,这样他司马家族才能趁势而起。

司马朗

司马朗是司马懿的大哥,他在曹操起兵初期就开始辅佐曹操,而司马懿的入仕之路是他大哥一手铺就的,司马懿前期的蛰伏策略与他大哥的安排关系密切。

司马孚

司马懿的三弟,这个人在曹植和曹丕争储时听从司马懿的策略,在曹植身边出谋划策,后来在曹植失势后背叛了曹植,采用欺骗的方法骗取丁仪的信任,导致了曹植在曹操心中彻底失宠,而曹丕则顺利上位,其实这一切都是司马懿在背后安排的效果。

贾诩

贾诩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劝服张绣投诚的功臣,而且这个人号称“鬼才”,是曹操后期倚重的谋臣,司马懿在曹丕争太子位的关键时刻亲自为曹丕去找贾诩,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贾诩放弃了中立,转投向曹丕,而贾诩只说了一句话就使曹操认定了曹丕。

孙资、刘放

这二人是司马懿安排在魏明帝曹睿身边的耳目,孙资、刘放任中书令、中书监,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和机要事物的管理。当他们得知司马懿的野心之后就开始倒向了司马家族,并为司马懿充当耳目,以至于司马懿后期能随时掌握皇帝 的动向,以赢得皇帝的信任。

董昭

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曹魏的谋士、大臣,深受曹操信赖。在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曹丕、曹睿执政期间,董昭也多有谋划,官至司徒,封乐平侯。青龙四年(236年)卒,时年八十一,谥曰定。董昭前期侍奉曹操,在他的筹谋之下,曹操顺利封王,后来在魏明帝时期,董昭又为司马懿筹谋,使司马懿权倾朝野,封为太傅。

满宠

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太尉。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著称;转任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曾参与赤壁之战。曹睿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后因年迈调回中央任太尉,数年后病逝。满宠是司马懿在军方的重要支持者。司马懿在西方对抗蜀国,而满宠在东方对付东吴,司马懿的军事威信和满宠的支持是分不开关系的,他们还是儿女亲家。

邓艾

邓艾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司马懿从底层提拔上来的亲信,司马懿把他培养成了一代著名将领,在司马昭时期就是邓艾打败了蜀国。

石苞

石苞(?-273年),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功臣,三国时曹魏至西晋重要将领,官至司徒、大司马等职,封乐陵郡公。咸熙二年,司马昭死后,继位的司马炎开始有了取代曹魏登基称帝的想法,石苞与陈骞则积极参与策划,西晋建立后升任大司马,晋爵乐陵郡公,加侍中头衔。

以上观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司马懿成功路上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