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娱自乐?不行哦

2018年6月27日星期三
北京,闷热

下班,从办公室出来,刚走出写字楼,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围着,而且发出很大的争吵声,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走了过去,才知道,原来是几个城管(协警)拦着一辆摩托车,认为摩托车违章了。

摩托车主不服,估计也认为城管没有权力(没有执法权)拦他的车,吵起来了。
城管人多,车主一人,当然是干不过了。
车主说了句,你们没有权力拦车,靠人多是吧。说完摸起电话,似乎也要叫些人来。
城管中一个人,看似年轻一点的,见车主打电话了,直接上手按住了车主,嚷嚷了句,还不信治不了你,来,把车先扣下。招呼着他的城管队友。

我解锁了单车,走了。
骑行路上,我想起之前的一段经历。

那时,我还有车,也开车。周末的时候,偶尔开着车去北边的山吧走走,安静的呆上一天。
路上,偶尔也遇见保安(城管),对方也是很客气的,顶多示意停下会,看下司机的面容,然后放行。

但如果是一群保安(城管)在,上来询问的时候感觉就是没有那么客气了。敲窗,让熄火,让出示驾驶证等等,一系列的要求,并且语气是很强硬的,吼人的语调,像是一只要炸毛的猫的姿态。

这种时候,我肯定是要配合的。不能杠杠的,而且是温柔的配合。
让干啥干啥。要装作怂的样子。

因为人,在他一个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在与一群人一起的时候,表现是完全另一个样子的。是容易“暴躁”的。

一个人的时候,甚至你和他唠唠,递根烟,扯一扯,还能交个朋友。
一群人,胆壮了,毕竟是有制服的,会觉得高你一等的,而且背后还有那么多人,就变了样。不会和你好好说话的。

小时候,见过的社会地痞多了,回想下不是这样么?
一个人的时候,挺老实的。见着长辈,还叔,哥的叫一声,但是三五成群的时候,见个垃圾桶都要踢上几脚?碍着眼了嘛。

有时候想想,孔老夫子的话,其实很有意思的。
比如,君子慎独。反过来看,君子,也要慎群。就是一群人的时候,也不要嚣张跋扈。做好自己,就像是一个人的时候。

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己所欲,也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你想要的,你所喜欢的,也不一定是别人想要的,喜欢的。不要硬塞给别人,强加于人。
难怪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看怎么用而已。

最近是真累了,身累,心也累。

身累,主要是晚睡早起,一点精神也没有。和世界杯有点关系?其实也没有啥关系,我是个伪球迷,球星都叫不出几个,C罗的全名都不知道,算什么球迷?

偶尔看场球,仅仅是为了个漂亮的进球喝彩而已。要是在酒吧,比如德国和墨西哥那场,墨西哥进球了,很漂亮的进球,我喝彩了。一转身发现酒吧里面,全是穿着德国队服的球迷,他们看着我的时候,我只好闭嘴了,认怂了事。

突然发现,所谓的包容,在面对群体的时候,根本不好使。这里面应该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在捣鬼,说不上来,知道了就是。
我允许你们喜爱德国队,但你们也应该允许我只是喝彩这个球进的漂亮,哪怕我并不支持墨西哥,哪怕我像你们一样,也喜欢德国队,对不?
不行!
你也要和我们一样喜爱德国队,和我们一样不能为墨西哥对喝彩,才行!

我只想说,能够为你的对手喝彩,能够尊重你的对手,才能有资格成为你对手的对手。

心累?是为啥呢?
我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整体上与我之前的想象是不一样的。于是得调整自己,在调整的过程中,肯定是要左右脑互搏,吵架,当然累的。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希望快!
恨不得,今天见了个客户,明天就能签单。恨不得今天了解了个方案,明天我们就能做了。可是怎么可能呢?

有个线索了,需要资源去跟进,可是头一句就问,靠不靠谱?能不能签合同?
即使你的确有需求,去买个房子,怎么也得选一选,看看地段,物业,价格,户型什么的吧。所以一方面左右脑互搏,另一个方面,又在内部沟通。心累。

思路上就不匹配,用互联网2C的思维,去做解决方案2B的市场?
不是不可以,比如saas服务和产品,虽然面对的是中小企业,但也可以按照互联网思维去做的。为什么呢?
上帝视角看一下,中小企业不就是一个人么?一个人,不就是一个中小企业么?方式方法一样,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可是难受的是,产品却不是像钉钉这样的saas产品,而是有硬件的解决方案,再加上不是高复制度的情况下,怎么能靠2C的互联网思维去做呢?
反正我是没有想明白。

牛哥说过,其实销售就是销售两个东西,一个是人品,另一个是产品。
人品好,产品烂,客户看你面子上,可能买你一次,但第二次就没有买卖了,而且你所谓的人品也就没有了。因为在第一次已经被消耗掉了。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去销售么?可能我有点极端了,这是在消耗员工的资源,是在给员工减分。传销?

人品差,产品好,可能你卖不出去,但公司整体上,还是有其他人品好的人能卖出去的,于公司是益处的。你不行,还有其他人行。但如果你转变了,也能搞定的话,你就成长了。这样的公司,是在给你加分。

其实不管是公司和员工之间,还是朋友之间,我认为相处的时候,给对方加分,才是重要的。或者进一步说,不给对方减分,是最基本的。
就像Miki说的,希望自己是正能量的,让周边的人都幸福。

可是这样很难。
如果转换一下呢?希望自己不输出负能量,不让周边的人因为我的负能量,而感到吃力(需要多一些能量来抵消这些负能量)。
我可以累,我可以苦,但我不抱怨。
是不是简单一点呢?

热情之后,归于的是平静,而不是死寂。
繁华落尽之后的,是常态,是素美,而不是消散。

算起来,有快半个月没有更新自己的文章了,顶多推荐了一两篇。于是有朋友问怎么啦。
我说,我很好,只是最近忙了些。
忙真的是借口么?真的是借口。

我其实一直在想,写些什么内容呢?因为有些内容不太合适在网络上写出来,要注意影响不是么?但筛选,整理后,发现与之前的文章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于是我就问陈老师,咋办?
陈老师说,别着急,按部就班?
我问,大家不都是喜欢快么?
陈老师电话里停了一下,说,你是自己想写,还是为了大家写?

轮到我沉默了,我说,自己想写,但也期望能写出些不一样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新鲜的东西出来。
陈老师说,不要一味的去追求新鲜,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好了。对于发现的,观察到的每个人,每件事,感兴趣的,花上那么1分钟去琢磨下,去海阔天空下,就已经足够了。更多的,是要沉淀,而不是探寻。

不知道陈老师说的对不对?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都有适合自己的节奏。正如陈老师说的,新鲜感这个东西,不是常有的东西。
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应该说是不可能每天都能带给你新鲜感,带给你变化的。如同Miki她们说,对我有期待一样,希望我每天都能写出一些不一样的精彩。

心底里感谢她们之余,我也告诉我自己,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人性。成长一定是缓慢的。如果过上几个月再看,就会不一样的。
日复一日是最具有杀伤力的。

有一阵子下载了个抖音,闲暇的时候看上一会,是个解除烦恼的好工具。
这阵子再去看,就发现变化了。好多机构在上面宣传了,打广告了,甚至是个人创业者在上面发布一些教学了,渐渐的抖音也就成为了一个造星的平台。
一旦成了平台,那么运作就来了,粉丝运作?点赞运作?捧?杀?都来了。

对比着看,就会发现推荐的,总是那么些经常出现的作者,一类是有专业团队运作的好作品,比如一禅小和尚;一类呢,是真正在日复一日用心创作的个人,比如虎牙妹妹;还有一类,估计就是靠人气粉丝运作上去的,宁哥哥?
三类当中,我还是蛮喜欢虎牙妹妹一类的,因为相信日复一日的力量。

其他的个人?第四类,陪玩类。
最终,抖音如不改变规则的话,上推荐的,无外乎是这三类。

我算第几类?
第五类,自娱自乐型,算不上日复一日,应该叫做周复一周,勉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娱自乐?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