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

1. 丛式萨提亚的核心是自我价值

2. 丛式萨提亚的三大系统:人际互动系统、个人内在系统、原生家庭系统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是一本实用的心理类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从式萨提亚”到底是什么,学习这种心理模式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困境,改善关系,除此之外,本书还可以给心理咨询工作者,提供可行的辅助治疗工具,以实现更有效的心理治疗。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作者是国内心理咨询师丛扬洋,他毕业于鲁东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拥有7年学院派心理学受训背景,对心理学有着超强的认知。在北京萨提亚机构多年的工作中,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从式萨提亚”,帮助众多心理咨询者和读者树立新的个人价值,获得人生幸福感。

微淼拆书,帮1亿人快速成长!10分钟听完一本书,让读书不再难。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通过对“丛式萨提亚”的学习,从人际互动、个人内在、原生家庭三大系统来提升自我价值。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这本书的作者是国内心理咨询师丛扬洋,毕业于鲁东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曾经的他是一个自卑自弃的人,性格胆小懦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工作的压力更是让他抑郁自闭。幸运的是,他在一次工作的机会中,偶然接触到了“萨提亚模式”,就此实现了人生的逆转。

学习“萨提亚模式”的第三年,他已经彻底自我革新,人生变得精彩、有活力。所以,他希望能将这种心理学习模式传播出去。经过自身对“萨提亚模式”多年的摸索,最终,他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人学习,更本土化的“丛式萨提亚”,以帮助更多人走出心理困境,获得提升和成长。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什么是“萨提亚模式”?它是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提出的经验派家庭治疗方案,用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丛扬洋将原始的“萨提亚模式”进行提升,现在的“丛式萨提亚”不仅仅是用来改善家庭关系,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寻找人生的价值。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丛式萨提亚”,曾帮助众多的人扫除心中的阴霾,让原本“霉运缠身”的人生获得崭新的希望和方向。

接下来,我将通过两方面带领大家学习“丛式萨提亚”。第一部分,介绍“丛式萨提亚”的核心是自我价值;第二部分,分别讲解“丛式萨提亚”的三大系统——人际互动系统、个人内在系统和原生家庭系统。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丛式萨提亚”的核心——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什么呢?其实,它是一个瓶子,里面装满了人的各种渴望,包括:爱、安全感、赞美、认可等等。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通常拥有很强的自信心,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会表现得自卑自弃,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他们的瓶子是比较空的,只能从别人那里获取“自由”、“尊重”等一切渴望,来填补自己的瓶子。

通常他们会用两种方法来“填满瓶子”。第一种方法:通过努力做事,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或者成就,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比如,在朋友圈喜欢晒豪车、晒自拍的人就是在试图“装满瓶子”;第二种方法:通过否定他人,拿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比较,他人不如自己,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价值感,但一旦别人不愿意将“赞美”、“安全感”等渴望传递出来,那这个人就还是一个“空瓶子”的人,他就会觉得自我价值感低。

实际上,价值感的获取不是通过他人的给予,而是通过自己。我们应该认真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的资源,无论我们的性格是开朗的,沉静的,张扬的,还是害羞的,它都是我们接触这个世界的工具,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我们如何使用它。

所以,我们的性格中并不存在真正的“缺点”,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性格,不要排斥它,学会欣赏自我,懂得自我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个人最好的资源。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我将给大家分别介绍三大系统。

“丛式萨提亚”的第一个系统——人际互动。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人际社会”,只要身处社会,我们就必须和人打交道,想要获得好的人际关系,沟通很重要,不过,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沟通。

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四种错误的沟通模式。

第一种,讨好。比如,一个男子想要获得女神的认可,他就会变得卑躬屈膝,女神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

第二种,指责。最常见的就是领导对下属的责骂,对下属表现出不尊重,责骂员工工作没有做到位。

第三种,超理智。比如,一男一女出去玩,女孩说:“真讨厌,今天好大的太阳,把我晒黑了。”这个超理智的男孩就会说:“晒太阳有助于你身体健康,改善你的新陈代谢,多晒太阳还能补钙补血,晒太阳这么好,怕什么黑啊。”此时,这个女孩一定觉得这个男孩真不解风情。

第四种,打岔。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就是这样的人,别人无论在说什么严肃的话题,在老顽童眼里,都不关他的事,常常打岔、开玩笑。

这些错误的沟通模式,都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其实想要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不复杂。

第一点,我们需要学会将一个问题细化拆解,发现哪些地方我们习惯于用错误的方式沟通,及时改正它;第二点,仔细想想,我们所理解的内容是不是别人也会这样理解,会不会因为文化、年龄的差异而产生歧义。

了解了我们的人际沟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丛式萨提亚”的第二个系统——个人内在。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形形色色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应对,而造成这些行为的,都是人们背后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各种事情,都在六个层次上同时有着体验,分别是“行为、应对、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我们的“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而其他五个感受“应对、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正如一座冰山我们可以看到水上漂浮的那一部分,而水下大部分的山体我们看不到,这个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讲除了“行为”以外,这五种隐藏的体验。

第一种,应对。

应对是指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产生的心理想法,我们应该关注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一个人对内在过程懂得自我思考时,他的行为自然会转变。

我们转化应对方式,不是让我们摒弃旧的应对方法,而是增加新的应对方法,让选择变得更多,视野就会更加开阔。

第二种,感受。

这是指事情发生时候,我们的情绪变化。我们应该认识到,情绪本身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应该为情绪负责,如果让情绪左右我们自身,我们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我们不要让他人不好的情绪影响到自身,他人的情绪无需我们承担。情绪靠压抑是不会消失的,需要我们懂得经常释放,我们要学会和情绪和平共处,让它为我们服务。

第三种,观点。

我们自身的观点基本都是由我们的生活经验所带来的,但是这些观点,仅仅是我们自身对事物的定义,并非是律令和全部事实。

我们应该拒绝那些绝对化的自我限定,感觉身体累了就要休息,不要强加规则让自己得不到该有的放松。停止对自己和他人“贴标签”的行为,那只会限制我们对事物做全面的认识。

第四种,期待。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无数个期待,但期待太多未必是好事,期待得不到满足会让我们感到压力倍增。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或者降低那些未满足的期待,使其达到我们可以实现的范围;也可以找到替代当前期待的其他期待,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持着动力继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五种,渴望。

渴望是指我们需要得到爱、接纳、尊重等等。如果我们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也许会咄咄逼人、迎合他人或者选择逃避。渴望并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的,能满足自己渴望的人只有自己,学会接纳自己,自己给自己归属感。

最后,我们来了解“丛式萨提亚”的第三个系统——原生家庭。

我们的家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究竟有多大?心理学家萨提亚曾说“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随着我们成家立业,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种种行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越来越像父母。

我们用他们教育我们的方式和别人打交道,我们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条条框框,我们不能打闹,必须安静;我们不能发展爱好,要努力学习;我们不能为所欲为,要懂礼貌。这些一切看似为了我们成长的人生规则,却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我们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做事经常被催促,长大后就会变得急躁;小时候经常被禁止哭闹,长大后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绪。

但我们早已成年,离开父母思维模式的约束,我们应该学会打破曾经的自我,思考当下的我们,转变观念,审视自我的内心深处,并获得更多的成长。

书讲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本书我们着重学习了“丛式萨提亚”。第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丛式萨提亚”的核心——自我价值;第二部分,我们分别讲述了“丛式萨提亚”的三大系统——人际互动系统、个人内在系统和原生家庭系统。学习“丛式萨提亚”不仅能够获得个人成长,还能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创造自我价值。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一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