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有一条轨迹可循,无论什么人对人生的何种解读,无论是“真正的人生”,或是“错误的生活”,都可以从中找到一共同点。而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性变态者和妓女,他们的人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遇到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时,单枪匹马,从不寻求他们帮助,他们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通过合作能得到帮助。他们缺乏最简单的常识:“凡帮助别人的,没有不被人帮助的。”他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是极端个人化的,他们既不能与人分享成功。别人也不能从他们的成就中获益。他们所追求的成功只是个人虚幻的优越感,他们的生活意义只在哪种狭小的空间里自我陶醉,乐在其中。

  一个手持武器的罪犯觉得自己是强者,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所有手持武器的罪犯的共识,手中的武器可以使人产生王者的权利(生杀大权)感。但这只是表象,剖开这个表象,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利用武器为自己壮胆,他表面强大实则内心怯懦。那件他拿在手里的武器,并不是地位尊贵的象征。者不免使人感到可笑,那只是他个人的自我意义,而个人化的意义毫无价值,就像一个只代名词只被一个人理解一样。真正的意义是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得以体现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追求卓越,但如果不搞清楚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为他人做贡献的基础上,他的一切行动都会丧失正确的方向,走进一条错误的胡同里。意义必须得到认同,唯一的衡量标准是看他的理想和行为是否对他人有益。

  我讲一个某小教派教主的故事加以佐证,有一天,教主不知从哪儿得到启示,下周三将是世界末日。于是,他急忙将信徒们召集起来,宣布了这个消息。信徒们对教主的话深信不疑,急忙回家变卖家产,排气生活中所有的世俗的牵挂,坐在家里静静地等候着那个时候的来临。然而,星期三过去了,风平浪静,什么事儿也没发生。星期四,信徒们愤怒地去找教主理论,他们说:“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你如此愚弄我们,以致我们丧失了生活的一切保障。面对人们嘲笑而轻蔑的目光,我们坚信说星期三将是世界末日,这个语言来自有权威的教主。可是星期三无声无息地过去了,而世界依旧。”面对汹涌而来的谴责声浪,教主以狡辩来自圆其说:“诸位,我所说的星期三,并非你们想到的星期三呀!”这说明,个人化的概念是没有说服力的,一个人认为的事实,绝不是普遍真理。

  真实的生命意义,必须有一个共同标志,那就是具有普遍性,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接受,并能与他人分享。日常生活可以为我们展示所有问题的共性,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为他们树立成功的解决问题的范例。这样的人被视为天才,被誉为“卓有建树”。当然,他必须是在被大众认为与众不同时,才会享有这样的殊荣。由此可见,生活的意义在于“对整体有贡献”,这并非空谈,并非华而不实的宣言,而是切切实实地关注其结果。每一个能够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他的生活意义都在向人们传达出一个信号:他真正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懂得了爱与被爱的真谛,懂得了关注他人的需要,而且对团结协作有强烈的兴趣,这样的人所做的一切自然也为人们所瞩目。由此可见,他的行为符合人类聚居的本性,当遭遇困难时,他会选择一个不伤害他人的有效的方式来解决。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在于与他人合作,这是一个认识的高度。这个全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达到普及,很多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一时难以接受这一点。有人不禁要问:“假如我事事都为他人着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我不是很吃亏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难道我不该为我自己考虑吗?如果要合作,要共谋发展,那也应该着重考虑自己的利益,在保护别人的利益之前,先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个观点大错特错,这个观点的出发点一开始就偏离了正道,它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谬误。如果一个人将他的人生总结放在意义的高度,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因为这是他体现人生价值为宜正确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不断地修正自我,纠正偏差,最终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将自己打造得日臻成熟。人的生活目标一旦建立,便是千锤百炼的磨砺,在磨砺中发现人生问题,解决人生问题,“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他的能力不断提高乃至得心应手。以爱情婚姻为例,如果一个人要让对方有幸福感,他会极力呵护对方,敏感而细心地察觉对方的感受,竭力让对方幸福快乐。假如一个人缺少爱心,漠视他人情感的需要,只顾个人感受而拒绝有利于对方的行为,结果只有一个,她就是一个嚣张跋扈、人见人厌的家伙。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奉献与合作是人生的真谛。纵观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会发现我们今天享用的有形资产,田野、道路,房屋和精巧的建筑,以及无形资产,哲学、科学及艺术,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和无往不利的生活技能,用以应对人类境况千变万化的生存理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从祖先那里得到的馈赠,是他们为人类福祉作出的贡献。

  那些拒绝与人合作,对人生意义持有另一种理解的人,他们关心的是:“我有哪些好处?”他们考虑的是如何逃避责任,只追求自我满足即可,在他们生命终结时,最后除了灰飞烟灭,了无踪影之外,没给人类留下任何痕迹,他们的人生价值没有任何体现。

  现代文明创造的文化尚有许多欠缺完美之处,我们的责任是找出这些令人遗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为前提,从长计议,不断改善力求完美。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类的福祉不遗余力,所以他们开始给自己灌输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思想,特别是哪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因为宗教信仰宣扬的救赎是一种普世思想,人类所有重大的行动中,都是为了提升社会利益,增加人类的福祉,而宗教在其中竭尽努力而为之,成为一支行善主流。但人们常常误解其义,并没有重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认为他们只是服从于教义而行善积德,没有看到他们带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作用。没有哪一个办法能切实际地解决问题,从科学的角度结论如此,个体心理学亦如此。但是我想这是一个进步,以科学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科学可以简捷而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许相比于政治于宗教见效更快,尽管切入的角度不同,但目的是一直的——那就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提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我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已经约定俗成,生命意义要么是人生历程的守护天使,要么是挥之不去的索命无常。所以,弄清楚生活意义的形成以及找出划分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先了解其结,才有解决其扣的方法,它是如何误入歧途的,如何发现它偏差的环节,有如何将它导入正途?这些都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是它该做的分内的事。心理学不同于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有别于生理学和生物学就在于它能让我们明白对各种不同意义的理解,知晓人类活动及未来命运,并造福人类。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