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写给三岁的澈澈

亲爱的儿子:

你三岁啦。   

三岁好像是人生第一个里程碑,要从家庭这个小团体向社会人儿转变。几天前,妈妈去给你报名了幼儿园。跟园长谈完走出来看到滑梯和彩虹操场的那刻,我说,我好想哭。园长说,孩子长大了,是好事。瞬间泪崩。妈妈知道,这是又一次分离,如同射出的箭,你会走向你的同伴,走向属于你的真正的世界,妈妈既高兴,也更加体会到“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渐行渐远”的滋味。看,虽然你还没有开启幼儿园生活,妈妈已经有如此多的内心戏了。

在陪你长大的过程中,我常常想,其实不是父母在养育孩子,而是孩子在带着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经历我们可能忘却的那段婴幼儿记忆,重新保持谦卑的学习常识。

爬坐走跑、吃饭穿衣、睡觉玩耍,不只是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还有如何在大人的面子、社交的规则和你的自由之间做真正的选择,如何坚定的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如何关注你的情绪又不过度保护,如何在陪伴你和保持一点本我时光之间找到平衡,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在陪伴你长大的过程中,妈妈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比如,你喜欢去极地看海洋动物,回家来也会模仿,“我要捉一条尾虎鲸,我去海里钓到了一条大鲨鱼”。这时候我常说,极地的那些鱼都很可怜的,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房里,离开了大海。而且我们要爱护它们,不应该捉它们。去动物园,有时我也会说,这些动物有点可怜,不快乐,离开了森林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有时候会再问我,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不知道这些,是否剥夺了你单纯的快乐,而把所谓的成年人的悲悯强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你说,妈妈我不想回奶奶家住也不想回姥姥家住,只想在我们自己家住。我说妈妈懂你,我小的时候也不喜欢去别人家住,会想家,觉得不自在。你沉默一下说,我也是。你居然非常听懂!妈妈也不知道,该强行让你回去适应不同的环境还是遵从你的心愿。

比如,有的时候你不爱出去玩,还“引经据典”地说,我不出去玩了,我就在家里等着白日依山尽就行了。妈妈既想笑,又不知是否该强行带你出去活动。当然,很多次都是用各种说服手段带你出来活动,因为我们都知道,户外活动对你的成长更好。

比如,理论上,孩子你自有天然生长的力量,有时候越干涉少,你成长越好。可是在陪伴时,又想时时回应你,让你知道我在身边,在积极响应你,因此变成了一个嗡嗡嗡唠唠叨叨的母亲。

有时候,妈妈会跟别的小朋友的妈妈聊天,互通有无,然而信心对称带来的,是深深地焦虑。我常信誓旦旦的说,爸爸妈妈就是非常普通的社会人儿,就是“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的那种人,所以对你,也没有过高的要求,比起成就,更希望你人格健全,能始终积极正向的思考问题,有你自己的人生兴趣点就好。但是妈妈的朋友们,纷纷告诉妈妈,等孩子上学了,你就等着啪啪打脸吧。是啊,你还没上学呢,妈妈就已经开始焦虑了,想学区房,想兴趣班,钢琴、英语、篮球等等一堆,起跑线就在这里,你到底跑还是不跑呢,到底哪样是更好的选择呢,答案在风中飘荡。

孩子,妈妈常常在你身上看到妈妈自己的影子。不管是你的羞涩内敛、情绪丰富,还是认真倔强,都让我看到了我自己。很多人常常讲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妈妈也曾深信不疑、产生焦虑。后来看了一点《教养的迷思》,里边讲到,其实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真正影响你的,是你的小伙伴、是你的同学、朋友。看到这个,妈妈颇有豁然开朗之感,也解释通了很多道理。妈妈更相信的是,方向大致正确,你会天然向上生长。妈妈喜欢你香香嫩嫩的可爱脸蛋子,喜欢你乱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动物园”,喜欢你说“路灯像个球啊”,喜欢你表扬每一位家庭成员,喜欢你的毛茸茸、软乎乎和小机灵。

孩子,你的生日,妈妈又以你的名义给微尘捐了一点钱,爸爸妈妈常常感到已经得到了太多太多,我们没有什么能够给你,唯有善良努力。不只是你呀孩子,周围你认识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有着还不错的生活 ,我们常常即时满足你们,甚至超前满足你们。但是,我们也要记得,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也可能是一些小伙伴的仰望,无论如何,我们不能麻木,不能冷漠,不能失去给与的能力。

啰啰嗦嗦讲了这么些,都是陪你成长、和你相处的日常。妈妈常常感慨,自己何德何能,可以有你这样的孩子。谢谢你的信任,谢谢你对妈妈“无底线”的赞美,谢谢你带给我们的每一点感动和惊喜。

若我此生有功勋,那便是做母亲。

夏天快乐!

                          爱你的妈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养的迷思——写给三岁的澈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