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

周六,七班的七个孩子要带我和室友去转山。转山,爬山的意思,但多了祈福和朝圣的寓意。

早上五点多醒来,六点把室友叫醒。我洗漱完就去办公室等着了。六点半左右,室友和几个孩子来了。一辆面包车,司机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爸爸。车子往川主寺方向开去,几个人说说笑笑,谈论着昨天下午的家长会,很愉快。

车开近半小时后,在一个路边停下。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高处汇集,地上坡上满是小纸。一个学生给我们每人分了几叠印有经文和图像的四方小纸。看一个孩子边念着藏文边朝天上抛纸,我和室友也学着做。然后到旁边的水池洗把脸。水应该是山上的雪水融化流下来的,很是清澈,透心凉。

图片发自App


接着往黄龙方向走,从一个山坡拐了上去,路很不好走。几分钟后,下车。几个人分了班长前天晚上买好的食物、水、小纸,要背着这些东西一直爬山,几个孩子真是辛苦了。我和室友把自己照顾好对他们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早上下了雨,山里雾蒙蒙的。

有一棵树,树根庞大,树根下刚好还有块奇石,很不规则。传说,从树根的这边钻进去,从另一头出来,就是和从娘胎里出来是一样的走法。一个藏族孩子从一头钻进去,从这头钻出来。他说,每次来都会做。

图片发自App


山上还有些积雪,路很泥泞。还是小学时在皖北老家走过这泥巴路。不一会鞋子就被泥巴包裹了一层,腿上身上甩的也全是稀泥。孩子们说,转山和爬山不一样,爬山只是简单的动作,转山心要虔诚,而且不能返回,一路要走到底。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来这里转山,满是人,几乎是全城出动。去年是这座山的本命年,来的人尤其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路上,我们分别见到了两个藏族妇女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一个藏族老爷爷,一个藏族奶奶,都是步履飞快,走得起劲,都把我们几个年轻人远远甩在后面。


图片发自App


翻了几座山,都在山顶的位置做了短暂地停留。因为山顶有搭起的经幡,多到数不清,新的旧的交错着。我们学着藏族学生说藏文,抛纸,祈福。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路上见了没有尾巴的老鼠,见到我们也不怕不逃,很是机灵。还有很多认不出的名字的鸟儿,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天上经常有红嘴的雁儿飞过,它会飞过来吃我们给的食物。一个藏族孩子好像叫达拉足,从家里带来了一小袋米,说是喂给山里的鸟儿。路上遇到的那个藏族爷爷好像也带了一兜米,沿路上也随处可见人们留下来的米、馍馍。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在一条溪边吃午饭。藏族孩子张雪辉家里昨晚自己做的凉粉凉面,凉粉有一盆,我试着搬了下,很重很吃力,真是辛苦了一路背食物的那两个孩子。还有一壶自己做的拌酱,很香很辣,地道的川味,比我在安徽吃的凉面调料都要好吃。正是在吃午饭的时候遇到了那个藏族爷爷,背着红色的登山包,拄着登山杖,看起来很有精气神。达拉足把我们带来的凉粉、青稞饼、啤酒拿出了一份给老爷爷,用藏语熟悉地交流着。他说,藏族一家亲,另外,转山的时候帮助别人,做些施舍也是对自己好。我想是行善事积功德的意思。这些孩子在校上课的时候顽皮得很,没想到对于信仰和其他事,却是如此的专注执着用心。我和室友感叹:要是他们能把一点点这样的专注用心放到学习上,成绩都不会这样糟糕了。但是这里温水煮青蛙的大环境又在潜移默化地迫使着他们随遇而安,“不思进取”。我们也暗暗庆幸,还好只在这里待一年。不然等从川北高原走出去后,与千变万化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都会脱轨,格格不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山里一路没有信号,这样真好,没有人低头刷手机。一路几个人都是欢声笑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翻了六七座山,最后那座山爬起来最为费力。我们大口地喘着粗气,也不敢停歇,一鼓作气倒走得快。下午两点多,筋疲力尽,腿已走废,终于要下山了。

下山路上,有两块神奇的石头。第一块,两手同时伸进去,如果手指能相互碰到,你就会有好运。大多人都能碰到,只有少数胖人做不到吧。你还可以把自己的随身饰品挂件从一侧放入,让它穿过小洞,也有经历一场转世的意思。第二块石头,孩子们说是狗的化石。狗的主人在附近去世,忠诚的狗便一直在旁边守着,直到死去风化成石头。仔细看来,真的是狗的模样。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山脚是小西天尕咪总寺,大家都很累了,便决定只绕寺庙半周。按规矩是得绕寺庙一周。寺庙一周都是大小不一的经桶。最大的绕三圈,其他的都转一圈。绕了足足有半个小时,左臂都酸到抬不起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结束时,我们在寺门口合了相。感谢这几个孩子带我们转山,虽然很累,但很高兴,没有遗憾。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