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华裔短片包宝宝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奖。
《包宝宝》是2018年石之予执导、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迪士尼电影公司发行的动画短片,短片讲述了一个华裔妈妈因空巢而最灰暗的时候,有一天她包的一个包子“活过来”之后,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改变……
这部短片并不算是非常新,在2018年的《超人总动员2》上映时作为贴片短片放在片头播放过。
当时看完短片的观众,评论马上两极分化,一部分喜欢的人觉得,看到自己的影子,哭的稀里哗啦,而另外一部分带着小孩的家长去吐槽,直接把孩子吓哭在影院里。
该片导演石之予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导演。这部短片的故事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从小她就是像被包妈妈照顾包宝宝一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长大的。
但正是成年之后,妈妈这种微不至,从头到尾的呵护,让她感觉到了无比的压力和束缚,最后得来灵感,拍摄了这么一部短片《包宝宝》。
而这部从头到尾弥漫着东方温情和卖萌包子元素的短片,到底为什么获得这么多有争议的的评论呢?
故事的开头,在西方华人街的一个普通中式家庭里,妈妈正对着默不作声的爸爸,安静的吃着早饭。
正当他要把最后一个包子吃进肚时,包子忽然活了起来。
有手有脚,还有一个圆乎乎可爱的包子头。
又暖又萌的小包子,让这个沉默灰暗的中年妈妈脸上重新又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他把这个小包子像宝宝一样带在身边,带他出去买菜,做饭,打太极。
包宝宝也像所有粘人的宝宝一样,不停的陪在妈妈身边
开头听起来无比温馨又可爱,但直戳人心,入木三分的改变在后半段。
宝宝慢慢的长大,他发现了更吸引自己的世界,不再是待在妈妈的身边里打转。
室外广场,母亲在打太极,包宝宝偷偷溜走,去和两个男孩踢足球。
母亲发现了,惊慌跑来制止,生怕包宝宝被比他大的人欺负。
过度的保护,使包宝宝怨气冲冲,,就算母亲拿美食来哄也无动于衷……
接下来,包宝宝交到新朋友,逐渐地不再回家吃饭。
母亲做好一桌子菜,却只能独自咽下孤单。
影片似乎又回到了开头,那个沉闷,灰暗的家庭餐桌背景里。
母亲和宝宝的隔阂越来越大,包宝宝的房间里,装饰着各种西方嘻哈潮流的元素,而妈妈的客厅里,还是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中式的风格。
一墙之隔,妈妈和宝宝的心,却远隔了千山万水。
《包宝宝》体现的是中国家庭关系的一种普遍现象。
父亲常年缺席,只在开头和结尾短暂出现,仿佛并不存在一般。夫妻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
母亲把全部的爱投射到孩子身上,却因此而迷失自我,对孩子产生依赖,没有自己独立人格。
孩子则因时代和文化的隔阂,从精神上与父母渐行渐远,迫切想要离开原生家庭。
最后包宝宝,长大成人,带着新婚的妻子回来收拾行李,决定离开包妈妈。
最后出现的一幕,当场吓哭了不少孩子,只见在愤怒情绪支配下,妈妈含泪一把将包宝宝吞吃入腹,随后跪在地上痛哭。
当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是目瞪口呆,怎么可以这样?很多人都觉得“吃人”的片段很恐怖,而这种会吃人的爱,却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妈妈没有自己的世界,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当有一天孩子要离开自己,妈妈的世界崩塌了。
当初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恨不得把孩子生吞下肚。爱和恨的交接,其实就一念之差。
然而,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言:“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长时间以来,大家乐此不疲的讨论原生家庭,所带给我们的伤害。而作为妈妈以后,最害怕的就是,之前的伤害会被我们循环到我们下一代身上。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果一直保持紧密不能分开,看似亲密,实则缺乏了对彼此独立人格的尊重,孩子因此失去了在挫折中成长的空间。
与西方相对独立的亲子关系不同,亚洲文化里的父母与子女,更强调一种被捆绑式的共生关系。
以为了你好的名义,不断的控制孩子的想法,插手孩子的人生。最终不是培养出一个父母的复制品,就是培养出一个巨婴。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甚至于父母,可以为了下一代,牺牲自己。
联想到前一段,Papi酱说过的人生排序,如果妈妈们都能把自己放在第1位,活成一个乐观向上,有追求,有兴趣,能享受生活的榜样,给自己的孩子。
那么这样的传承,不是更有意义吗?
正是做了妈妈之后,一直在提醒自己。父母之爱也是需要理智,孩子叛逆并非因为不爱父母,而是追求独立的人格。
父母们保留自己的生活的权利才是正确,养育之恩不是一场交易。
最后,以海桑的《给我的孩子》(节选)为结尾,送给大家: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你我也只能成为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