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山林,最后的信仰

——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社会人类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通过对于传统鄂伦春人的生活细节展示,将人在时代背景下的彷徨,自然环境的变化,传统生活的逐渐消失,以及探求信仰的意义所在的过程,以朴实的镜头,客观而细腻的视点展现出来。影片通过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长达半年的生活实拍加强了镜头的真实性,纪实性。同时也通过“最后的山神”这一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形象,传达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人文关怀。

  影片开头即是孟金福祭拜山神,长镜头的运用让看似普通的祭山活动增添了一种神圣感。同样,随着影片对于山神一词逐渐的展现,也为祭拜山神的活动平添悲凉。孟金福是最后一位萨满,而对于山林来说,他比刻在大树上的脸更像一位真正的山神。他像是山神的化身,他用最老式的枪,和妻子丁桂芳在山林里居住,乘着手工制作的桦皮船,在月亮下跳起萨满舞,朴实无华的长镜头不断传递着一种来自传统文化的神圣,也传递着传统生活的自然。孟金福的母亲说“神走了,不会来了。”苍老的脸上可以看到不曾隐藏的失落与无助。对于山林来说,最后一位萨满的离开,就像是离开了神灵的庇佑,而对于传统的鄂伦春人来说,离开了山林就是离开山神的恩惠。

    在孟金福一直哼吟的民谣里,传递着他对于山林无限的热爱。这位最后的萨满也是通过面临失传的歌谣,传达着传统文化消失的失落和遗憾。在做饭时,聊天时,或是一个人面对静悄悄的山林时,婉转富有生活气息的歌谣加深了影片的民族气息。在对于大环境的描绘上声画同步的运用让空灵且悠扬的管乐和大兴安岭寂寥相得益彰。在点燃篝火的夜晚,孟金福和妻子丁桂芳的切切私语在温柔细腻的音乐中十分幸福美好。同样生活化的解说词也非常符合节奏平缓,故事力不强的影片。娓娓道来的解说风格也显示出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

    影片的收尾呼应让结构更加完整紧凑。在影片的末尾也有对山神的祭拜,孟金福虔诚的跪拜刻在树上的山神,而一旁的儿子心不在焉的和狗玩耍。这样对比的长镜头传递着强烈的感情——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信仰失去了作用。对于孟金福来说,对于山神的信任就像是灵魂的寄托,更是一种行为的准则。“不分老幼的猎杀,山神会不高兴的”相对于已经投入现代生活的郭保林一家来说,山神,不再影响他们的生活,现代生活的无信仰也让所有的行为不受约束。就像是被砍掉的那棵山神树一样,生活的进步也面临着信仰的崩塌,真正能保存下来的,也像是孟金福所经历的一样,逐渐消失。

  影片通过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多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不断汉化的过程磨灭了很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印记,也丢失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而我们不仅仅通过物质上的迁移和保护传统文化,更多的应该是对于信仰的重塑和精神的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后的山林,最后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