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觉察 更好陪伴

及时觉察 更好陪伴

——《家庭的觉醒》读书与思考

文/徐立华

作为父母,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抱着很多美好的希望和期待,盼望着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人为的努力,有时候我们的要求甚至是超出孩子承受能力的,但是又有多少孩子是真正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的呢?或者说是有多少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是真心满意的呢?我们是否总会想:“如果他们再……一些,就更好了。”我们总是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提高,再提高,好像我们的孩子都是超人一样,有着无限的提升空间和无限的能量。
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孩子的成长在现实生活经常存在一些很多的差异呢?为什么我们身为父母明明在很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孩子,结果却往往并非如意呢?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我们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出发而产生的愿望还是真正从孩子的天性和内心出发而产生的期望呢?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法国作家沙法丽萨巴瑞在《家庭的觉醒》一书中说,“孩子不能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要么是因为那和他们的内在天性相违背,要么则是因为那根本不符合他们内心的愿望。我们的失望会对孩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无数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满意的要求,经受着自责的羞耻感。他们也许在上课时开始变得心不在焉、爆发愤怒,甚至把愤怒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自我伤害。”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孩子的天性是一致的呢?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否符合孩子内心的愿望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为对父母的完全依赖和出于对父母天生的爱,孩子会根据父母的要求和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存在,当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天性不一致时,孩子会违背自己的本心去尽力迎合父母,这可能对孩子造成一种负担,也会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相矛盾的复合体,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完全和孩子的天性不相符,或许孩子会成长在自我纠结和无法满足父母期望的羞愧感中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他们找不到正确的渠道去向外发泄心中的这种因自责而产生的羞愧感,那么他们可能会把这种感觉向内发泄造成自我伤害。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养育过程,是否心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种遗憾和不足,当我们凭着一些自我本能去培养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作为一个觉醒的家长,清晰我们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呢?
作者说,“忽视孩子自然发展的天性,把你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做法,很可能会让你和孩子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随着鸿沟越来越大,焦虑感会像洪水一样涌进来——不仅你的焦虑,还有孩子的焦虑。”
是的,因为对孩子天性的忽略,而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经历的往往就是和孩子不断升级的矛盾和隔阂,随之而来的是矛盾和隔阂带给彼此的焦虑和因为焦虑而产生的行为失控,这样的状况像洪水一样让我们和孩子都深陷其中,挣扎着不知道何去何从。
作为父母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期望,列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然后问过自己:我们的期望和孩子的天性是一致的吗?我们的期望对孩子会有什么样样的影响?那些影响是我们希望自己带给孩子的吗?我们怎么做才能最好的支持到我们的孩子呢?
父母之路,只要开始就会一直在路上,不断学习,反思自省,我们是否做到觉醒和自知?及时觉察,更好陪伴,彼此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及时觉察 更好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