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我们是如何活成了,孩子们不喜欢的样子?

“好心做坏事”,完全可以来形容父母和孩子们的相处方式,尤其是青春期以后的孩子。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赵梅如,写了这本《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称职父母的书,也是教我们如何和孩子正确地表达爱意的书。

书中写道,根据多年的工作经历,作者发现了一个命运循环好像是在故意捉弄人。

那就是:一个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好不容易逃离了那个环境,却又偏偏陷入了暴力的婚姻中;一个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成为单亲父母。

为什么曾经不喜欢父母的样子,最后我们却活成了他们?

作者从多年的咨询经历看来,我们正经历着三类不同的爱。这就也是父母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祖父母们常常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爱”,父母一代成了“我是为你好的爱”,到了现在一代新爸爸妈妈成了“别管我,不要为我费心的爱”。

这种看似一切是为了孩子,又完全不被孩子接受的爱,正是一种交流受阻的爱;在作者看来就是因为不会正确表达爱造成的,我们需要把这种丢失的爱找回来才行。

首先,这这其中有个误区,人们一直认为对待孩子,“有奶便是娘”,谁让他们吃好喝好,孩子们就会喜欢谁。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列举了一个著名实验,“恒河母猴分离实验”。它是指一个心理学家将出生在恒河的一群猴子,在它们出生第一天,就从妈妈身边带走,之后的165天把它们分开饲养在两个笼子里。

其中一个笼子,放置了一个类似于猴子母亲的毛绒玩具,并且有加热装置保证有温度;另一个笼子里用铁丝网做了一个猴妈妈形象,在胸部绑上奶瓶。

心理学家来观察,哪个笼子里的小猴子会更依赖“妈妈”。

结果发现,有毛绒玩具“猴妈妈”的笼子里,小猴子一天18个小时和玩具待在一起。而那个铁网做成的“猴妈妈”,只有在猴子饿了时才会靠近,只有短短几个小时而已。

后来,心理学家又制造了危机信号。通过制造巨大的噪音,来吓唬小猴子。他们发现,那个有毛绒玩具的笼子里,小猴子们会紧紧抱住“猴妈妈”,随着声音消失,很快会安静下来。而铁丝网的“猴妈妈”笼子里,小猴子们会紧张的不断大叫,或者撞击自己。

由此,他们推测出,生命的生存,除了吃喝的生理需求外,更需要温暖和抚慰;对于父母爱的依恋,对于生物生存有更重要的需求。

所以,如果生活中我们无法得到父母的爱,就会表现出一些讨爱的行为来。而这些行为是隐藏的,不容易让彼此察觉的。

就比如,我们爱孩子成了在无意间害了他们。可以说是两个正反例子,一个是爱就是无限地保护,另一个爱就是严厉管教。

我们有些父母时常想,自己一路走来犯过了很多错误,所以到了孩子这一辈,一定要事先提醒他们,不让他们犯错。

于是父母便想方设法给他们铺设康庄大道,一味地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思生活。我们感觉做医生能赚钱,就逼着孩子们好好学医;我们认为学习舞蹈,耽误了自己学习时间,让自己丧失了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就堵住孩子学习文体的兴趣。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也是经过了很多错误,才知道了一些道理;况且每个人的道路不同,我们又如何知道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呢?父母一定不要太主观地为孩子做好判断。

另外,第二类严厉管教是为孩子好,也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在书中作者举例了自己身上的一个家庭教育问题。

作者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他的爸爸就要求孩子必须每天预习数学,每天把课文必须背诵记住。

孩子就开始反抗,说老师没让预习也没让背诵。

第二天,孩子爸爸就拿起了棍子,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这时,作者上前干预,认为这种方法教育孩子是不对的。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教我的,我现在不是成了教授?”孩子爸爸得意洋洋地说。

“可你最讨厌语文,你为什么成为了数学教授,因为你妈妈不会数学,当年她没辅导你数学。”作者一下子揭穿了严加管教孩子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阴影。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正不知不觉地重复着父母们错误的路线,把我们认为的爱,错误地施加给了孩子。现在是新时代,各行业都在追求科学发展,同样在家庭教育上,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突破老一辈的影响,才能教出新时代的人才来。

《打开爱生命盒子》正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通过很多详实的例子,探讨了“讨爱”和“内在小孩”的概念,并对“讨爱满足”,“讨爱凝滞”,“情绪地雷”,“安全依赖”等角度,来剖析我们是如何受伤的,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

整本书最重要的是,探讨了如何勉励孩子,帮助我们把深厚的爱找出来,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精髓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我们是如何活成了,孩子们不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