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第八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经常教育弟子们,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就很可能会被鬼神所制。孔子是这样教育弟子们的,当然,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的,他也从不谈论与鬼神有关的事情。

古往今来,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大的。尤其对于为人师表的教育者来说,要想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在各个方面为他们做出表率才行。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古语译读

孔子说:“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那桓魋将把我怎样?”

古语智慧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知道后带兵去害孔子,孔子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的仁德是上天赋予他的,因此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不过,虽然知道桓魋奈何不了自己,但是他却还是躲了。

这段话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个人,无论何时都要充满自信,有坚定的信念;遇到危险时不可莽撞,要采取“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策略去应对。

二十三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白话试译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古语智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句话既道出了教育者的心声,也再一次向教育者重申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对学生有所保留,在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要给予他们百分之百的教导和帮助,这才不失为师长的风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古语译读

孔子说:“圣人,我是无法看见了。能够看到可称为君子的人,就算不错了。”

孔子说:“善人,我是无法看见了。能够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不错了。那种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足,穷困却装作宽裕(的人),是很难保持一定操守的。”

古语智慧

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做一个有操守的人,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做到化解和规避。生活,有时候没有抉择就分不出轻重,没有抉择就没有针对性。面对物质利益和诱惑,主宰自己也许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只有按照规矩洁身自好,言行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有操守的人,也能够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二十七

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

古语译读

孔子钓鱼,不采用在长绳上系满钓钩的方式钓;孔子射鸟,不射已经归巢的鸟。

古语智慧

天地盛大的功德在于孕育了万物,万物各具性情快活地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它们的生命同样值得珍惜。作为一个七情六欲俱全,人格健全丰满的人,孔夫子不拒绝钓鱼,也不拒绝狩猎,但他却有着发乎温暖人性的自我严格限定。

给欲求加以律约,就不至于膨胀成贪婪。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我们要感恩山川万物,致意自然生灵,这样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二十七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做人做学问,最忌讳装腔作势,或是不明就里,只凭道听途说便滔滔不绝,尽显自我“本领”。只有做到广博地去听、去看,去深入地思考,我们才能从中萃取精华,才能提升知识的精度和纯度,才能使精深微妙的思想得以流传。

二十八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古语译读

君子不念旧恶。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就彻底否定一个人。俗话说,有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能够给犯错的人一次改正的机会,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他走上正途,否则他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宽容别人,是最大的美德。

二十九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古语译读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古语智慧

爱只在心里,不在远处,你想,它就会出来,你不想,它就隐藏着。但仁爱往往会对别人会有一种好处,而我们狭小的胸襟,恐惧别人得到好处,怕自己失去利益,而宁可痛苦地看着别人痛苦,也不愿看到别人的快乐。其实你爱人了,自己才得到更多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泰伯篇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