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撒谎不是什么好事。小孩开始撒谎,或许就是开始“学坏”了。
但是其实没有不撒谎的孩子。
换句话说,“撒谎”是所有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然习得的一种技能。他代表着孩子对“好”,“坏”,“规则”的认知到达了一定的程度。
首先必须明确,孩子有意识的说出与事实有偏差的话语,才能被成为撒谎。
孩子还小的时候,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他们记忆里的事件还常常有时间错乱,人物错乱,等混淆的情况。
这些都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开始真正“撒谎”,这意味着他具备了以下几个能力:
分辨事实并记住的能力。这是撒谎的基础,他能够用虚假的未发生的事情来达到一定目的。
一定的因果逻辑能力。这说明孩子已经能够意识到之前发生的“因”可以对接下来发生的“果”完成影响。
基本的利弊分辨能力。毫无疑问,孩子选择的是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实际上,如果孩子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他就会不限于在语言上为自己寻求利益,而是在行动上。
南瓜前几天被抓到偷偷躲在桌子底下吃零食,并且在非常有限的大人不在家的时间里偷玩平板游戏。
这就是典型的行动升级的例子。
既然如此,如何应对?
抱歉,没有不撒谎和不调皮的孩子。
换句话说,既然成年人在工作间隙还会偷玩手机,孩子如何做到一丝不苟的诚实专注?
我的应对方法有两方面。
对于明令禁止的“危险”选择,不让步。不管孩子怎么撒娇耍赖,让他一个,不管什么手段都没用。
珍惜自己在体力上和智力上还能碾压孩子的阶段,明确坚定的告诉他不行,他做错了。
例如骑滑板车太快,或者乱跑。不管他自称没听见叫喊,还是有别的小朋友跟着,还是左右看过了没有车。戳穿他的谎话,执行惩罚。
对于其他要求,例如想多吃一点零食,用谈判的思维解决。
孩子每次“撒谎”其实就是在进行一场谈判。妈妈的底线在哪里?我怎么样才能实现我的目标?我有什么办法?
南瓜每次想吃东西的时候会说,“我饿了,我很饿很饿了!”但是他很快就会露出真面目,“我不想吃水果,我想吃糖/小饼干/零食。”
这类要求,我们如果答应他,需要按照正确的思路来。“可以吃,但是不是现在,要饭后”,“可以吃,但是只能吃一颗”。
如果要拒绝,告诉他拒绝的理由。“今天已经吃过很多糖了。”
或者用他的借口反击“如果你很饿,可以吃水果或者坚果,不能吃零食或者糖。”
有时候孩子撒谎甚至都不算达成目的,仅仅只是回避惩罚。
他知道自己犯了错,并且明确知道这是个错误,还会导致一些惩罚。所以他选择撒谎。
这类情况的应对和之前很类似。
如果是涉及原则性问题,戳穿他,实施惩罚,并且讲解原因。危险的事物是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的。
如果是其他问题,事实上,孩子撒谎就已经说明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家长们可以根据犯错的严重程度进行引导。
例如尿床,家长只要明确告诉孩子,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厕所。我认为就够了。大多数完成如厕训练的孩子都能意识到尿床是尴尬的事,不需要额外批评惩罚。
其实,撒谎只不过是孩子“利己”的一种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什么坏事。只要根据他的目的酌情处理,不算很难。
难的是在一开始没有建立正确的观念,或者让孩子认为撒谎可以解决问题。等到孩子长大到我们无法清晰分辨“撒谎”的时候,他可能会利用这个手段达成更恶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