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9 《找到天赋,你的人生就能从此不同了吗?》一

朋友圈最近风云多变。

前段时间的热门话题是:选择和坚持,哪一个更重要。比较占优势的答案是:选择,因为如果方向错了,越坚持,越努力,错的越多,离成功越远。

于是接下来引发又一场讨论:如何做选择,才能更容易成功?

由此引发一个新热潮: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做选择时,原因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天赋。如果找到了天赋,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并且用了目前最火的北大数学天才的经历做背书证明,只要找到自己的天赋,就能让目前平凡的自己,一飞冲天,从此开挂。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天赋是什么?百度百科的给的定义是: 指天资,资质;也指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的。那么问题来了,天赋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1 天赋高,也要努力

01 不努力,有天赋也不能成功。

两个对比性很强的例子,小学课本里的伤仲永,让我们知道,有天赋,没有后天的努力跟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泯然众人矣。”

最近大火的北大天才韦东奕,则很好的证明了,有天赋,也依然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在天才聚集的北大,成为神一样的存在。

02 除了后天的努力,环境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熟悉的莫扎特,5岁开始谱曲,6岁时就弹得一手好琴,毫无疑问地,就是天才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这个世人眼里的资质超群的天才,从3岁就接受高强度的作曲训练,不到六岁,他的练习时长就达到了3500个小时。更重要的一点,莫扎特的父亲,做为一个作曲家和演奏家,声誉并不高;但是他却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儿童教育家。

跟莫扎特一样,韦东奕的父亲本身就是数学方面的教授,是山东省数学会理事,所以,他才在同年龄的小伙伴,还在看小人书的7岁,就有机会看到《华罗庚数学学友》,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而且,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父子之间的很多互动,是一起做道数学题。

2 天赋+努力,并不等于成功

在韦神任职的北大数院,有这样一些数据:中国每年最多有6个获得国际奥数金牌的高中生,很多时候,这6个学生都会选择接受保送,进入北大数院学习。而进入数院之后,很多人都会面临一个现实,就是以前自己以为的几乎无人能及的优秀,到这里有很大可能会消失,甚至会出现怀疑自己,不得不去面对一个自己其实只是普通人的现实。人才辈出的数院,能够留下来继续做数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在“非升即走”的政策下,很多我们眼中的天才,最终只能离开数院,放弃数学。

但是他们离开数院,离开那群最天才,反而可以在普通人群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找回久违的天才感觉,成为自己职业中的佼佼者。这样的他们,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当年有拿着北大文凭卖猪肉的陆步轩,现在有清华北大两所顶尖高校的优等生,当一名普通中学老师的李永乐,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9 《找到天赋,你的人生就能从此不同了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