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的时候要多用“努力”而非“聪明”

有个学姐,本科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后来顺利地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当初把我羡慕坏了,因为我也想考那所学校的研究生,在准备考研期间还到学姐的宿舍向她请教。

当我们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准备复试期间,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这位学姐跳楼了。后来读研期间,听上一届的师兄师姐说,那位学姐是在刚考完英语后,感觉自己没有考好,想不开就选择了这条路。其实,成绩出来,学姐的英语并没有挂科,在60分以上。

当时为学姐感到惋惜的同时,也非常不理解。

有个师兄这么跟我们解释:一个人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一直都比较优秀,当TA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空间,见到了更多优秀的人,自卑感油然而生,无法接受自己不再优秀的事实,就容易走向一条偏激的路。

其实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思考:在肯定和表扬中长大的人,其实他们是很优秀的,怎么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变得那么脆弱不堪呢?

今天在《了不起的我》中找到了答案:

从心理学上看,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疆固型思维,也可以称作是定势思维。

而与疆固型思维对应的是,成长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

具有疆固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表现优秀和被夸聪明说明自己的能力强,重心就会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努力维护自我表现上。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样就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从而可以专注个人成长。

有疆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们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足;在遇到挫折和批评时,会把它们看作是对自己的负面反馈和评价,使自己情绪低落,消极应对。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在挑战来临时,会勇敢迎接,因为他们会把挑战看作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在面对挫折和批评时,会把它们看作是自己改进的反馈,吸取经验,积极成长。

这两种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和挫折时,自然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前者选择“就此停住”,而后者 选择“更进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来,人们鼓励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少用“哇,你全做对了,你真聪明啊”,多用“哇,你打了满分,你一定很努力”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夸孩子的时候要多用“努力”而非“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