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致敬

他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他被军阀杀害,报纸记载,#李大钊就义时第一个走上绞刑架#,“神色未变”。

1927年的今天,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如今,他的家乡河北乐亭有条大钊路,途经青春广场,一直通向富强街。缅怀,致敬!

给大家分享一些他的经历故事。以下文字整理自《李大钊被捕牺牲安葬资料选编》。

1889年,在距北京以东百余公里外的河北乐亭县一户地主家里,一个遗腹子哇哇降生人间。只一岁多,他母亲又病逝了。是爷爷养大了他。富裕而开明的爷爷让他六岁即进了私塾,使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大名——李耆年。等他长到十岁时,爷爷又让他与本村的赵纫兰姑娘完婚。比比小丈夫,十六岁的新娘真是花样年华。但等丈夫到了十六岁那年,却离开妻子远行了,因为他要去考秀才,后来因科举制被废才不得不改入了新式中学。

他与其堪称一代人杰的北大同事们,竟都有相同的家庭背景——他们都出身于殷实人家,但却既不是豪门巨富之后更决非贫下中农子弟,他们都有自幼受传统教育的较好家境,却又都因家庭的变故不得不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辛酸;而且,巧的是,他们都早早失去了父亲!诗云:“无父何怙?”怙就是依靠,自小失了依靠的男孩子,在其人生最可塑的阶段,不得不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格外内向与坚韧。除了超人的天资外(这当然是前提),他们靠自强自立的处世态度和敏而好学的进取意识,使自己一踏入社会便有了极高的起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成为一呼百应的领袖人物。

校长蔡元培,出身于绍兴城里的钱庄之家,十一岁丧父。

与蔡同在绍兴城长大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也是当地的高门坎里的子弟,但其父辞世那年长子周树人也不过十六岁。

陈独秀是当高官的叔父的嗣子,因为他不满两岁时生父即死于疫疾。

而胡适的父亲先后宦游台湾与上海,父亲死时他仅四岁。

比比他的同事们,李大钊“失怙”最早,家境也最庄户——他是靠爷爷那九十亩耕地的地租喂大的农家后代。

农家后代为什么不在故土河北乐亭县好生读书,却只身去了大都市天津读什么“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刻,人们才在他写于狱中的文字中知道了他早年离乡游学的原委: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

这时的李大钊,仅仅十八岁。

没像城里人那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思潮,却也不乏救国之鸿志。每当我们民族走向衰弱时,总有几位精英如旭日破云出世照亮整个神州。走出家门的李大钊,就是这样一轮越来越耀眼的旭日。

北洋法政学堂的创办者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袁氏在拉扯起一支全新的北洋军队的同时,还不忘培养未来的行政、司法管理人员。于是,一心救国的李耆年便选择了这所学校。凭较好的成绩考入该校后,他把学名“耆年”和字“寿昌”都改了,改成了日后响彻中国近代史的“大钊”与“守常”。原先的名与字都是期盼长寿不复蹈父母短命之意,但这位志存高远的人不在乎是否活得长久,一心勉励自己要成为坚韧不拔的有为者——“钊”意为勉励,“守常”与“寿昌”同音但取持之以恒之意。他入校不久就开始参与政治活动,不仅参加了罢课请愿活动,还开始发表见解独到的政论文章,其文采赢得人们尊敬,甚至被公认为“北洋三杰”之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法政学堂的创办人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但国民却并未当家作主。血气方刚的李大钊根本不顾及自己乃袁氏门下的“高贵出身”,公开在文章中喊出了“共和自共和,幸福何有于吾民也!”的悲愤质疑。

此时,拉扯他长大的祖父已经过世,他已断了经济来源。幸有赏识他才干的朋友的资助,他随留学大潮去了日本,转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本科。在日本,他因给《甲寅》杂志投稿而与比他大八岁的章士钊结识。章已为名扬海内外的政论家,其政治观点与写作文风均使李大钊受到影响,以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他列为“甲寅派”。借得《甲寅》这个习武场,这个颇有燕赵古侠士气的留学生领袖让人们看到了其不凡的身手。尤其当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的消息传至日本时,他奋笔写下《警告全国父老书》,此“书”不仅在日本留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还被传回国内并引起反响。

李大钊不安于课桌的结果是,他被“早稻田”开除了,他的学籍表上盖的最后一个图章是“长期欠席,除名”。而他的学习成绩也实在不怎么样:丙。若按现在的优、良、及、不及四档来套,丙算及格,中下等也。

李大钊没拿到洋文凭就回国了。回国后,他先在章士钊的推荐下主持了《晨钟》,后又为章氏的《甲寅》当了主笔,其间开始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作品。他与陈的交往也始于留学日本期间。再后来,极重情义的章士钊把自己兼的校图书馆主任职位让给了他,使他得以跻身于中国知识界的最高台阶上,和蔡元培、陈独秀、沈尹默、刘半农、周氏兄弟、胡适等著名文化人成了同事与朋友。

红楼里的李大钊,其实岁数并不大,不过三十出头。只比手下的毛泽东大四岁,比在校大学生张国焘也不过大八岁。他的思想裂变,他的政治能量,也正是在这红楼里发生和积攒起来的。六年的图书室主任生涯,对一个刚及而立之年的思想者来说,太重要了!

就是在这红楼里,执着的李大钊一步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从校图书馆主任,到教授;从一开始不被人们看重的青年教师,到北京大学评议会(最高商决机构)成员;从热衷于在刊物上写文章的政论家,到有职有权的校长室秘书(那时没那么多的副校长,故秘书权力甚大),李大钊每一步都很扎实地登上了知识阶级领袖的台阶。

认识一个人需要时间,认识一个寡言的伟人更需要足够的空间。

章氏的评价可能是最直言不讳却也是最准确到位的。他在为《李大钊先生传》写的序中说过:守常乃一刚毅木讷人也,其生平才不如识,识不如德……

论才华,他不比鲁迅、胡适、刘半农等人高;

论见解,可能也比不了陈独秀、章士钊等人。

大钊先生是以自己近乎完美的道德力量赢得人们钦敬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李大钊。

他的一生无私无畏,与人肝胆相照。

刘半农曾为李大钊撰写碑文,赞他“温良长厚,处己以约,接物以诚”;

李大钊曾身兼5所高校的教授,薪金不菲,但他把工资或资助贫苦学生,或作为革命经费,或捐给公益事业。以至于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不得不嘱咐会计科的办事人员,每月发薪时将部分工资直接交给夫人赵纫兰,以做全家度日之用。

因此,才有那么多人愿为他的性命奔走,后来又继续照顾孤儿寡母。

李大钊被捕当日,大儿子李葆华恰好外出郊游,躲过搜捕。多亏周作人冒险将葆华安排在自己家里,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李大钊牺牲后,是同乡白眉初等人带着星华姐妹赶往下斜街长椿寺收尸,并为先生更换了一口崭新的红柏木棺材。新棺材则是梁漱溟等人帮忙张罗的,棺材铺师傅用了20多斤松香和桐油熬在一起刷了里子,又买了十几斤黑生大漆,把石子打成小碎块,搅拌在大漆中,前后共上了5道漆。

李大钊的文集也有人悄悄地收集起来。这个人叫李乐光,是李大钊的同乡晚辈,在清华大学念书。李大钊牺牲以后,他立志搜编遗稿。据李星华的丈夫贾芝回忆,李乐光一开始躲在清华大学的地窖里编书,后来又转移到岳母赵老太太家。老人家白天把一包文稿埋在几株向日葵下,晚上再把文稿挖出来。李乐光就坐下来摊一桌子稿子,继续抄写、编纂。这批文稿后来交到周作人手上。周作人曾写信给友人曹聚仁欲将文稿出版,曹聚仁力邀鲁迅作序,这倒促成了已然反目的周氏兄弟的一次合作。尽管文稿与鲁迅所作的《<守常全集>题记》当时没能出版,但绝大部分遗稿就此保存下来,没有散失。

1950年,《守常文集》首次出版发行。在其基础上重新编纂的《李大钊文集》在1999年李大钊诞辰110周年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厚厚的5卷本,据说在出版社便销售一空,都没来得及运进书店。

他是二十世纪初的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是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引进并传播到中国各地的思想先驱,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北方地区的领袖,1927年4月28日被把持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绞死,年仅三十八岁。

他被捕后的关押处正是京师看守所,这是明清两代的刑部监狱。

明嘉靖年间,这里关过有名的忠臣杨椒山。这个人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弹劾大奸相严嵩未果反遭杀害。杨椒山曾留下一个名对——“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李大钊在1916年创办《晨钟报》时,每期刊头都用一条警语以醒国人,第6期的警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最得李大钊喜爱,并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

清朝末年,另一位仁人志士也曾被关押在此,并在墙壁上题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而后慷慨赴死。这个人叫谭嗣同。

30年后,李大钊来到了这里。也有人说他就像谭嗣同一样,决意成仁。

他的妻子——赵纫兰。她是个十足的老太婆,小脚,包头,兰布大褂,样子和一般江北缝穷妇差不多。实际她也是出身北方农家,凡是到过安乐窝的人,都不相信她就是李太太,常认为是使馆雇的老妈子。李夫人平日除到客厅吃饭外,是老不出卧房门的。

她跟着丈夫受了一辈子的苦:从当媳妇起即长时间独守空房,靠艰苦度日来供应丈夫在外地和外国上学;来京后也跟着担惊受怕,数次逃难,直至最后随之被捕。

也许正是因为妻子的默默支持与奉献,他对自己妻子忠贞不二。在近代的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里,如他这般对政治理想和个人生活都忠贞如一者,实在稀罕!

民国七年(1918年)年初,也许是为了加强对名士同事们的自我约束,蔡元培发起成立了“进德会”,将会员分为甲、乙、丙三种:

甲种为最容易做到的,只要不嫖、不赌、不纳妾即可;

乙种除了以上“三不”,还得不做官吏、不做议员;

丙种最严格,“五不”之外还得加上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

可是大多数的名士们连最起码的不嫖、不赌、不纳妾都做不到,只有被推举为纠察员的李大钊是问心无愧的真君子。

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位好好先生,像个教私塾的人;从实质上看,他生平的言行,诚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

被关在真相外面的人,即使再富有智慧,也永远不知屋里藏的究竟是什么货色。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几春花,零泪一抔土。

不闻叱咤声,但听呜咽水。

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

1913年,22岁的李大钊为悼念同窗亡友蒋卫平写了一首诗。这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

你可能感兴趣的:(缅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