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仲春游天河潭记

              《图说仲春游天河潭记》

                  原创: 冬冬 撰文/摄影

                          2019-04-07


              (一)今非昔比之天河潭

天河潭之春1 冬冬原创摄影

4月4日天公作美一改连日来之阴雨绵绵,迎来了进入春日以来的艳阳天,与友人邀约前往改扩建后之天河潭一游,好不惬意!天河潭是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历史名人隐士文化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4公里,距花溪13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含优美自然风光,山水峡谷溶洞一一体之原生态自然景观,还有国内最大的钙化瀑布,真可谓"贵州的山水风光"无处不出彩•••••••

天河潭之春2 冬冬原创摄影

天河潭自古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曾经是明末清初吴中蕃隐居之地,并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但由于水患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最怕乌龙吹海螺,洪水灌满木鱼壳;牛马冲进阴潭河,狗哭狼嚎鬼闹坡。”这首民谣似乎已经慢慢远去,但作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对它仍然心有余悸,它是天河潭1990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实写照••••••

天河潭之春3 冬冬原创摄影

初识"天河潭"是上世纪八十年末,与一群朋友从贵阳出发乘郊区公交车至花溪石板镇,沿着花溪河一路趟水行,徒步向其布依山寨天鹅,镇山,李村等方向前往花溪水库经黄金大道来到花溪街上再乘坐郊区公郊返回贵阳,结束一天自助徒步之旅,那时可不向21世纪之今日,野外徒步项目如此成熟,途经天河潭也仅仅为尚待开发之旅游项目,当我们一行6人所穿行而过之布依山寨虽贵为隐身于原生态山水之间,距贵阳如此之近,却因一徒步者鞋出故障而延误行程,至晚十点半还在山寨中沿着眼目所及之一条"灰色路面"跟着感觉前行,至此才知此布依山寨居然夜里不通电!穿行中狗鸣声不断,凭添了城市人山寨夜行之恐惧,当行至距花溪距街上5公里处终于看到了"行道灯"划过天际之光芒,喜得大家下意地惊呼终于见"光明了",早已忘了此呼声很有可能惊动布依山寨之狗啊!试想在那尚未风行旅游之时代,当我们一行六人就着月色摸索着紧赶慢地终于坐上最后一班晚上11点花溪至贵阳收班车时,司机惊闻我们一行是从花溪布依山寨出来都不相信。

天河潭之春4 冬冬原创摄影

而真正见识"天河潭"则是上世纪90年代,景区范围仅就瀑布,旱洞,水路游船之部分,今日之所见改扩建后之景区扩大了游览范围,山间最高处建有民俗博物馆及观景亭,吴中蕃隐居处也示以游人••••••

天河潭之春5 冬冬原创摄影

(二)石板镇天河潭隐居者吴中蕃其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吴中蕃

参观完民俗博物馆出来,正前方就有一吴中藩隐居处之牌子,阅之才知其不俗之生事。吴中蕃(1618-1695),字滋大,一字大身,晚年别号今是山人,明朝末年贵州贵阳人,著名诗人。

早岁通经,青年时曾漫游吴越等地。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举人。正当踌躇满志,想一展宏图时,明朝灭亡,清兵入主中原。他自认为是大明遗民,抱定"守节奉明"之志,曾在南明永历年间出任遵义知县、重庆知府、礼部仪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选司郎中。因劝阻永历帝从安龙西迁昆明而得罪皇帝,罢官回到贵阳隐居于党武龙山。他刚直不阿,不随波逐流。清王朝知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地方名士,曾几次派员来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婉言回绝。吴三桂镇守云南,派人寻访他,他曾到云南任总理部曹。不久,他发现吴三桂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便脱离回到贵阳。后来吴三桂又两次派人来逼他出击,他终未就,而是搬到密林中的石板镇芦荻寨隐居。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应贵州巡抚卫既齐之聘,曾主纂《贵州通志》。

其主要成就:

1. 他是明末清初贵州的著名诗人,一生孜孜不倦,诗作累累,凡一千零九十一首,催人奋进。诗集有《敝帚集》、《响怀集》、《断矾草》、《断矾草二集》等,《黔诗纪略》录其诗395首,编为四卷。他奖掖造就了新一代诗人,其中最出色的是誉满京华的周起谓。清代著名文学家孔尚任曾为他的《敝帚集》作序说:"黔阳之有诗,自吴滋大始。"对吴中蕃诗在贵州文坛的地位给了很高的评价。

2. 吴中蕃提携牵扶新一代诗人青岩骑龙人周渔璜,桐埜书屋主人,他是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渔璜,号起渭,别号载公,桐埜也是他的字,贵阳青岩骑龙人。周渔璜是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才子,22岁乡试第一,29岁时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浙江乡试正考、翰林院侍读、顺天学政、詹事府詹理。曾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1714年因操劳过度逝世于任上。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周渔璜

周渔璜还奉诏参与编篡地理学重要图籍《大清地舆图》、集我国清代以前类书之大成的《康熙字典》等书。在《康熙字典》这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字典里,周渔璜名列二十七名纂修者第三名,任该书校录官。《康熙字典》收字47053个,包括汉字的古音、古义和生僻怪字等等,是清代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年仅27岁的周渔璜参加了贵州巡抚卫既齐组织的《贵州通志》修篡工作,担任分篡,该书是贵州省地方志的重要著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说仲春游天河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