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伤

柴门醒客

人工智能(AI)成了近年来的热点,不仅是科技领域的热点,也是社会生活的热点。各种冠以人工智能的产品深入各领域,随处可见。诸如AI美颜拍照、AI闹钟、人工智能音箱、智能锁、智能手环、智能马桶盖......数不胜数。人们得益于生活中的AI技术也随处可见,快递物流、门禁系统、网络银行等等。在街上随便走走也可以看到“智能厕所”之类的设施。专家们描绘的AI前景当然就更加诱人了——连配偶都可以是人工的,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

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无疑是一种进步,人类只有不断进步,才会发展。不然,故步自封、满足于现状,那就只能停留在钻木取火的时代了。现在去一个新的城市旅行,连地图也不用买,拿个手机导航,就可以找到想去的地方,何等爽!当年拿个铺盖卷排个通宵队,为了买个卧铺火车票,只是出现在相声小品中的段子了。现在网上买票,转眼可以搞定,何等爽!还可以举出无数例子说明AI给生活带来的方便。遗憾的是,每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在产品领域都会带来泥沙俱下的效果,更何况涉及生活各领域之广、之深的人工智能。

其中令很多人诟病的热线电话就是一例。过去打一个热线类的咨询电话,短短1,2分钟的话,就把事情弄清楚了,简单明快。现在就麻烦大了,你先得听听机器人讲一大通,什么情况拨1,什么情况拨2......,如此继续,等延续到拨5,拨6的时候,你已经忘记前面的对应关系了。这还只是麻烦的开始。现在尽管你已经弄清楚了需要拨几,可是在手机上拨号和固话上不一样的,那个拨号盘也是AI的啊,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通话过程中迅速找到拨盘。等你找到拨盘,需要拨几也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好吧,重来一次,再听机器人说一遍几几几,总算拨出去了,下面还有需要继续拨的任务呢。这样一折腾,热线倒确实热得很,心却凉了——还是放弃算了吧。

这样的所谓人工智能称其为“人工智伤”实在更为贴切。未见其能,却见其伤也。说到底,无非是企业或机构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借AI之名所造成的伤。

中国青年报2021年9月份《智能客服不“智能”反成“拦路虎”》一文对消费客服所做的统计表明,机器人答非所问,不智能在热线中所占的比例达71.2%之高。可见受伤的绝非个例。

网上见到的一个例子则更为严重,说一个用了智能门锁的人,因患感冒变声,叫不开自己家的门,不得不破门而入。这就伤得有点重了。人类应该欢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企业则应本着稳妥和慎重的原则,渐进推进。其中还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保护老年人的利益,使他们不因技术的发展而受伤。老年人反应迟钝,对新东西的适应尤其来得慢,你走太快了,无疑就将他们甩下了。当今社会,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你甩下了一大帮人,还在自得地陶醉于自己声称的“高新技术”,那么“和谐社会”从何而来?

其实普通百姓对AI的期望有限,人工智伤消失之时,乃是AI的辉煌之时。我们期望这一天早日到来的心情之迫切超过找一个AI配偶的意愿。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