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阅读笔记

《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是资深心理咨询师黄玉玲从业十多年来,对攻击性的多维度解读。

“攻击性”并非是破坏性的,而是代表着中性的、原始的生命力。把攻击性活成生命力,这需要智慧。

01

真实的自己是什么?就是与自己内在真实的情感在一起,不去伪装,不去遮掩,对自己坦诚,对别人也坦诚。

有的朋友会对我的表达失望。如果我“看不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很有可能会认为他们在挑剔我,甚至在指责我、打压我。我最初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心里是有一些不舒服的。毕竟人都喜欢美好的感觉,有自恋的需要。但当我跟这些感觉待在一起的时候,我能够体会到那种失望感了。我渐渐地理解了它,也接纳了我心里浮现的小小挫败感。当这些感觉慢慢流过的时候,我开始看到,这些表达带着很多诚意。而通过这些诚意,我看到了美好的愿望。

02

平衡是我在这本书里要传递的一个核心理念。过度压抑和过度放任攻击性都是对自己的伤害,都是对关系的破坏。

如何平衡呢?你要穿越黑暗沼泽,走向黎明,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可以说,我们学习的每一课,我们对自己的每一次觉知、对困难的每一次面对,都是在穿越黑暗。我们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现实反馈中确认自己的位置,移动自己的位置,直到慢慢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没有捷径,需要勇气、智慧、时间。

03

在《情感依附》这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半夜醒来,闹着要妈妈。他跑过去之后,孩子拳打脚踢,情绪爆发:“我要妈妈!”这个作者是个心理专家,但在那一瞬间,他也感到束手无策。就这样僵持了一小会儿,他反应过来,孩子希望妈妈立刻出现,但是妈妈不能马上出现。于是,他安慰孩子:“哦,爸爸知道了,你很想你妈妈过来,但是她没过来,所以你很难过。那爸爸陪你一起难过吧。”在那一瞬间,孩子虽然连接不上妈妈,但是爸爸的在场确认了自己的感觉,并且爸爸的陪伴使妈妈不在的空虚感得以缓解。于是,孩子没有继续感到丧失,爸爸的存在给了他一种承托。

哀悼内心的丧失,需要有质量的关系来承托。这是哀悼的一个基本条件,即有人能够托起你,能够陪你一起面对丧失,能够明白你的难、你的痛。所有能够陪伴你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能够帮助你应对这种丧失。当然了,有很多时候,父母不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哀悼的阶段。

04

指责是个主动攻击的维度。在关系里,指责是一种破坏性力量,是在用伤害性的方式攻击对方。

被指责的一方,会感觉到沮丧、委屈、愤怒、脆弱,以及被贬低,瞬间变得很渺小、很虚弱,并且容易把指责者看得很高大、很权威、很有力量。这种感觉出现的时候,就是核心自我被拿走的时候。

一位朋友面对公婆的“二胎高压”,就一句话:“想都不要想。”注意,她不是要改变公婆让他们不去想,而是非常直接、坚定地摆明自己的态度:我不生。

另一位朋友的态度是:要生可以,请直接给我的银行账号汇入五百万元。到账后,马上准备生孩子。公婆没这么多钱,但是念头还是不断。

最近,我们聊到这件事情,她说:“那是前几年,后来他们不死心又催,我就跟他们说:‘可以,现在物价涨了,要想生二胎,请汇入一千万元。到账后马上行动。’”现在,公婆不催了。

我听这两位朋友分享的时候,能感觉到那种骄傲的生命力。她们很清楚自己的价值,也很清楚这是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为自己负责任。她们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愿意做或者不愿意做什么事情。

在关系中,我们想改变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在想着改变我们。能改变,或者幻想着改变,这个“游戏”就越玩越有劲儿。但是,你摆明你的态度、坚持你的立场,时间久了,对方知道改变不了你,这个游戏就不用再玩下去了。

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得接受得了自己“够坏”。简言之,当你拒绝的时候,不要苛责自己,觉得自己做了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你无非就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见,维护了自己的边界,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觉得很难受,是因为力量不够强大。当有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他人的影响自然就变弱了。说得再直接一点儿,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出击、主动说“不”,就能拿回力量感。

05

当我们向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愿望时,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会说,害怕不被回应,害怕被拒绝。这种感觉的更深一层就是羞耻感。这是一种特别难以忍受的情感体验。

临床心理学家考夫曼在他的书中写道:“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最令人心碎的一种体验。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它把我们和自己分开,同时也把我们与他人分开。”

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位朋友,她年轻时是某个领域的“销售大王”。我们一起出去买东西时,她总是能找到物美价廉的,还非常会讲价。但最厉害的是她的心态,她讲价的时候从来没有发过火,不急不缓、一步一步地探到对方的底线。哪怕谈不拢,她也不会生气。

显然,她能够接纳自己的羞耻感。她不会因为对方喊出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就感到愤怒,也不会因为对方说“你给的价格太低了”而觉得自己不好。她不会轻易认同对方的负面反馈。在这种情况下,她能轻松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她说,一般情况下,只要看准了自己喜欢的,肯定可以谈到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06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看见。看见一个人,看见他的快乐、他的忧伤、他的渴望、他的愤怒、他的挫败、他的彷徨、他的恐惧……爱是对生命的深度理解。”

武志红老师说过:“恨因爱而不能。”我读到这句话时,感觉自己得到了礼物,仿佛黑色的森林中有一丝光亮照入——等了很久,终于有人理解了我的痛苦。那一瞬间很美好,在那一瞬间,我感到被看见,甚至感到被爱。

我对爱的理解就是:我心里想着你、念着你、支持你、满足你、尊重你、陪伴你。

07

没有人可以定义另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你在任何时候都要“定”住自己,都要有自己存在的感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志。当你能够跟自己在一起,能够照顾自己的利益、能够舒服地生活时,便根本就不会想攻击社会、攻击他人。当他人来攻击你的时候,你也不会动摇。

守住边界,你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以及力所能及之处。是或者不是都是很清晰的,而说话的语气、语调、方式可以很柔软,这就是有弹性的边界——柔软而坚定。

同时,我还想告诉你的是:请在你的内心坚信自己值得。你要相信,你是自己世界的国王,你镇守自己的边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不守,谁替你守呢?当你的内心坚定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时,你就会有力量和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