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丨《牛津通识读本:记忆》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by Salvador Dalí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由译林出版社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每一个篇目的主题是一个学科、一个理论、甚或是一个名流。

这套书不是系统的专业书籍,仅作为入门指导,提供一些有趣的思考方式。虽为通识,并不浅显。部分篇目甚至非常有难度,需要很多的专业背景。

今年的FLAG之一是带大家阅读这套丛书。这是第一篇:《记忆》。整理了部分感兴趣的内容,加上了自己的理解。更多具体的、全面的内容,大家要自己去看书哦。

1. 你就是你的记忆

我们倾向于记住对自己而言最显著、最有用的信息

需要记住的事情常常具有进化上的重要意义:在与威胁或奖赏相关的情形下,相应的大脑机制会被激活,从而令我们更好的进行记忆。

尤其是痛苦的记忆,如爬上柚子树被枝丫挂伤,削梨时被小刀切伤流血,考试不及格被师长责骂,都是特别清晰的图像。下一次类似场景即将出现时,记忆会被唤起,便于你采取对应的措施。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

记忆不仅是被动存储信息,在学习和储存新的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选择、解释,并将不同的信息相互整合、从而更好的运用我们学会和记住的信息。

记忆构建,是将客观事实与个人想法、期望共同作用后得到的产物。因此,每个人观看同一部电影,体验和记忆往往存在差异。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不同的过去和阅历,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观念、目的、情感、期望、心经以及经历。

因此,你就是自己的记忆。

2. 记忆的过程:编码、存储、有效提取

信息先由我们的感官加以处理,接着被编码和存储,然后还必须能有效的提取这些信息。

我们能提取到什么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最初被编码和分类时的语境,以及提取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与这一个语境相吻合:所谓的编码特定性原则。而记忆模型中不同环节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对记忆的转化路径。

常见的多重存储记忆模型

遗忘可以定义为存储后信息的丢失。也可能不是存储信息的过程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由于我们进行提取时,相似的记忆之间发生混淆、相互干扰。

比如我们中有许多都曾在不寻常的环境下遇到朋友或熟人,却一下子没认出他们。

信息的提取,主要是回忆与再认。回忆(recall),指的是在脑海中回想起该信息。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些提示线索触发或促成回忆。

而再认(recognition),是当信息再次呈现在眼前,我们能够辨认出过去事件或信息的能力。在似曾相识的情形中,熟悉化机制可能是错误的运行了起来,从而导致记忆偏差。

提取正确的记忆曾被喻为从装满鸟的鸟舍里抓到特定的某只鸟

记忆机制最重要的特征:动态的活动和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实体或事物。

美国心理学家 Loftus 说,人类的记忆并不仅仅是对所经历的事件的总结,更多的是对他们曾经思考过的,被告知过的以及他们所相信的时间的总和。很多时候,你的记忆都不是真正的事实,是错误的,夸大的,甚至虚假的。

记忆似水面

我们的态度、信仰会影响记忆的储存。干扰的线索和信息也可能会篡改我们的记忆。现实世界是水上,而记忆似水面。

我们永远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水面。但水面何尝没有波纹,何尝不是扭曲的世界。

3. 延展思考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速写、录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住信息,这是感官记忆变成短时记忆的一个辅助。转述、分享、讨论是将这些短时信息进行刻意存储的过程。而回想、复盘等过程,是提取记忆、让信息产生高效链接的桥梁。

记忆本身就是一种创作的过程。每段记忆在被重复回忆起时,都会被微妙地改造和重建。

沈阳棋盘山冰灯展,故宫大政殿雪雕原比复现

我们不断记忆,很多时候,只是建构了一个纷繁的世界,尝试回到当时当刻的自己;又或是寻到了一些触角,企图与过去的时光再握手重逢;甚至只是想点亮一盏又一盏灯,重拾来时的勇气,照亮当下的路。



走南闯北小黑妞:离经不叛道,特立不独行。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丨《牛津通识读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