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幸在北大汇丰上一个短期的课程。作为班里最小的学生之一,我的同学们都是比我年长的前辈们,有福布斯“30 under 30”精英的上榜单者,有央视财经主持人,有台湾知名艺术家,都是在各行各业中大放异彩者。最让我获益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对事情的独到见解,而是他们背后的故事让我打破了毕业以来一直给自己划的条条框框,重新获得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1.
她,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小城市。中学的时候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长相不出众,成绩也不拔尖。高考的时候,她也没有如小说里那样超常发挥,而是去了一个北方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之后,她顺利地进入了铁道部工作,过上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很是舒适。此时,周边的人也开始游说她结婚生子。无意间,她看到了清华大学法学硕士的招生信息,其中一条要求是“有铁道方面的工作经验”。这则消息像一支小火柴,燃起了她尘封已久的名校梦。她像着了迷一样,力排众议,也不管自己非法学本科的劣势,从一点一滴开始啃起厚厚的课本,下班便与书本纸笔为伴,俨然比高考的时候还拼。最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位从小到大没有显示出任何“学霸”特征的瘦弱女生,在那年的万千考研大军中拔得了头筹,成为了清华大学法学研究生。
没有人规定有一份“铁饭碗”的好工作就不可以再深造;不是女孩子到了年龄就一定要结婚生子;没有考过高分也不代表将来的某一天不可以成为名校的一员。如果一开始就因为世俗观点和不足而放弃努力,就没有以后拥抱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职业空间的宝贵机会。
请千万不要因为看似不可能,就连尝试都不敢。
2.
她,是清华美院的四年成绩第一的优秀毕业生,白皙的鹅蛋脸上带着一副黑色的方形眼镜,眼神温柔而坚毅。毕业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她没有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拒掉了保研的机会,推掉了高薪的工作,前往被誉为“只收天才”的艺术家摇篮--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再读了四年本科。
在读书的期间,她参加了路易威登举办的箱包设计比赛。在这一个星期内,她独辟蹊径,别人都只是按照要求出了设计稿,而她则直接设计并完成了一款产品,一举夺得比赛冠军,并获得了到路易威登巴黎设计总部实习的机会。
在国外沉淀多年之后,她回国从无到有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师品牌,受邀参加央视等知名媒体的节目,入驻各大电商平台,为当红影视明星设计衣服。不同于别的设计师急于办展,她的品牌成立三年后才首次举办时装秀,彼时洪晃还是座上宾。
因为不按常规直接读研或工作,敢于清空自己,才有机会在向往的高校再一次修读本科学位;因为不循规蹈矩,在LV设计比赛中提供了设计图和成品,认真的态度让她获得评委青睐;因为不紧跟他人节奏,她在自己的品牌建设之路上慢慢走出自己的步调。
不随波逐流,不为己设限,才有可能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3.
他,出生时因基因缺陷而缺乏左臂,从小没少遭遇校园霸凌。他也一度因此而不愿面对这个世界,每每在外都佩戴义肢,生怕被人看出异常。直到小学高年级一次来自他人的包容,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去隐藏。自此,他不再考虑别人的异样的目光,也不再局限自身发展的空间,他考上了台湾清华大学,考到了游泳教练证,成了街头艺人,获得了各大歌唱比赛冠军,演讲了数百场,主持了台湾各大场合。或许上天就是想“苦其心志”,在他大学的时候夺去了他的父亲,他没有怨言,不仅照顾好了母亲,为妹妹承担了所有的学费,还重新负责起家里茶庄,到处拜师制茶工艺,从生产,设计到销售全部承担,最终创办了自己的柠檬茶品牌,彼时的他,才23岁。
这样的经历放在谁身上都会难免产生自怨自艾的想法,但他却像一个小太阳,有他的地方就有满满的正能量和欢声笑语。
这样的成绩,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够获得。他并没有因为先天不足就裹足不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活动,允许自己去尝试别人觉得他并不能做到的事情,而我们为什么还要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呢?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只是因为我们在心里说了句“我不行”。
4.
网上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可以被归纳成这道选择题。
“我,今年____岁,在____上班,任____职位,有____套房子,有____部车子,有____个孩子。”
很多人将这些成为奋斗目标,然而人生真的就可以简化到这些指标吗?
《生而不凡》作者维申·拉克雅礼,一个拥有超过40个国家员工、150万用户的互联网教育公司的创始人,提出每个人都活在两个世界:第一个世界,就是绝对真实的物理世界,一切按规律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个世界,则是难以察觉的精神世界,其中有各种思想观念、概念、故事、规则。但是其中的种种,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和个人情况。“我们默默接受着胡扯的规则,就像鱼儿终其一生,遨游在其中,反而感受不到水的存在。”
请时刻冷静地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尽早找到前进的阻碍,摆脱内心的枷锁。
不设限的人生,可是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