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读书无形

图片发自App



文|甜小檬

在一个春日迟迟的午后,翻开泛黄的书卷。偶然看到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明丽简单,完全生于自然。忽然觉得古代诗书大师,造诣越深,行文笔法之中越显得自然,毫无堆砌之感。读书到了一定境界,博览群书之后,气度与文章之中,反倒没有了书的影子。

古人很早就清楚了这样的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为“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读书写文也是这样,书读的多了,写出的文章都有独特风格,若要探究一篇绝妙文章的“气质”从何而来,追本溯源,想从之前的名篇名著中一探究竟,倒也找不到了。

汪曾祺说过,他的文章总有几分“苦心经营的随便”的味道。他觉得对一个故事最好的表达,就是不用任何写作技法,不堆砌知识,自然简单地描摹世间之物,直率地传达情感就好。

宋朝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被人讥讽“掉书袋”。因为在他在诗词之中,常常引经据典。虽然这种写法无所谓高下,但也侧面说明最真挚动人的文章,仍然是最通过俗世生活,加以凝练的文章,而非简单地背诵记忆书中的字句,引用先人的观点。

当然,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并不代表在文字输出的过程中完全无视或者放下手中的书籍;也不代表日复一日的读书毫无用处。

读书是一个掌握“如何思考”的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可以在百家争鸣的观点之中萌发自己的想法,不断予以辩证总结,最终写出自己的文字。

反观当今社会,碎片化的阅读盛行,各种快餐式的“成功学”,“鸡汤文”,“速成书籍”充斥市场。皓首穷经、潜心学术、传承经典的现象已经日趋黯淡,更不必说在浩瀚书海总结名家思想,再超脱书籍,生发自己的想法。

读书与道家思想极为相似,强调“无为而治”。既要能够潜进书本,也要能够顺应心智的成熟和发展,自然而然地走出来。若是死死守住书籍,按照既定的章法和思想成文,那么文字就会失去灵性,变得腐朽,重返古时“八股之风”。

细细品“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理,我们会明白,读书最高境界,在于灯火阑珊处回首之时,发现自己所读过的书,看过的篇章美文,都融入了自己的血脉、藏在自身的气质之中,留在风骨之内。它兴许会耗时许久,但是到那时,万句诗词,万千哲思脱笔而出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同样提倡过“厚薄”读书法,先把书读厚;再用心思考,将书读薄;最后,将书中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将书变成无形。如此一来,读书便到了“希声、无形”之境。以这样的读书写文之法不断前行,将会发现文学道路上的满树繁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音希声,读书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