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1套系统,3个步骤,帮你摆脱忙茫盲的无序人生状态

学习达人小明的一天:

叮铃铃——早晨6:00闹钟响起。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

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

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了“在行”,“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临睡前,又在手机微信上爬楼学习另一位大咖的“线上时间管理”课程的内容,然后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周围的朋友都很佩服他,把时间利用到了极致,不浪费一分一秒,他自己也很为自己的高效感到自豪。

但他这两天找我说,最近有些迷茫,学了那么多,好像并没有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大的改变,疫情过后,公司不景气,收入大幅减少,他想辞职,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于是又报了一个开启副业的线上训练营,却发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根本不够用,有些焦虑,像小明这样的情况,最近两年是越来越普遍了,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一个人恨不得能有三头六臂,把每一个时间碎片都填得满满的,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这两天读到的《精要主义》这本书,正是能够指导大家如何化繁就简,将自己的精力分配给最终能带来最大回报的事务上。

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麦吉沃恩。他认为在这个过度互联、选择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高效能人士已难以应对,当下最重要的,是成为一名精要主义者。

作为一名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摒弃琐碎,直抵精要。服务的客户包括Apple、Google、Facebook、Twitter、Pixar、Adobe等多家世界顶尖公司。

何为精要? 简单说来,就是遵循“更少,但更好”的做事原则,使个人贡献值最大化,即以恰当的方式,在适宜的时候,对合适的项目说“Yes”。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善于对自己的其他想法说“No”。

精要主义主张只做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少,但要做得更好。

作者认为,只有摒弃琐碎而无足轻重的生活,才能过真正重要而有意义的人生。

如何做到呢?作者为我们设计了一套系统,帮助我们养成精要主义的习惯。

首先,学习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

鉴于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特定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创造最大价值,实现人生意义,就是精要主义者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具有三种核心模式:选择,甄别和取舍。

具有精要思维就要克服三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以及“我能二者兼顾”。

拥抱三条核心真理:“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开篇小明的例子,就是不具备精要主义思维,认为自己必须学习,每一方面的知识自己都欠缺,对他都很重要,试图同时学习几种不同的课程。无法做出最适合自己现状的选择,并加以甄别和取舍。

其次,养成精要主义的做事习惯

思维上知道还不够,要在具体行动中实践,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如何选择取舍就显得特别重要,按照以下三步走,就能轻松掌控该做的事情。

第一步、探索—— 确定主要目标

精要主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断去尝试和探索,在众多的选择机会中,辨别出对自己最有用的关键机会并抓住它。

在探索过程中,要学会将自己抽离出来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围绕主要目标进行筛选,有所犹豫时,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就是一个肯定的No。放弃模棱两可的答案。

在做每一项决定或每一次进退维谷的时候,采用90%法则,以最关键的因素作为标准,对所有的选项进行0-10分的评分,得分低于9分,则果断淘汰。

我们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在做投资时,之所以能够百发百中,就是因为他能够从众多上市公司中区分出最有价值和潜力的几家公司,并长期持有,而不是盲目贪多,什么公司都投。

第二步 排除—— 摆脱无意义的外部噪音

在确定了目标以后,要保证这个目标既具体可行,又能鼓舞人心,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百万富翁,就要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和通往目标的清晰路径,最好还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这样的精要目标抵得过无数个华而不实的空想。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无数个看起来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的机会不断来诱惑我们,这时候就需要有说“不”的勇气和敢于“放弃”的决心。

彼得·德鲁克曾说:“说‘不’可以让人变得高效,因为说‘不’的人会说‘这不是我的事’。

而放弃则意味着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懂得及时止损,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更加坚定主要目标的方向。

第三步 执行——从最小可行动步骤开始。

如果说前两步都是在为目标的实现做准备的话,一定要有长远的目光,既要做好统筹规划,又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应对预案,才能做到未雨绸缪,万无一失。

在朝目标行进的路上,设定最小的起步计划,以保证即便是最弱小,行动力最差的人也能够轻松执行,并得到及时的反馈,清楚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取信心和希望,慢慢进入正向的反馈循环,一点点获得心流体验,做事更专注,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最后,将精要主义当成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

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敢于向现实发出挑战,勇敢喊“停”,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决心。精要主义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面对充满偶然性、荒诞无序世界的沉着与主动选择。

无论是瓦尔登湖畔独居的梭罗,还是终南山下采菊的陶渊明,并非完全不谙世事,而是在融入自然的简单生活中给自己创造出空间,让自己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而出。通过创造空间来探索、思考和生活,人由此更能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发挥更大的自我价值。

这才是在现代社会提倡精要主义的现实意义。

总结

作者通过一套简便易行的系统设计,告诉我们精要主义的人生是可以自己设计出来的。

我们作为自己人生的总设计师,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用“做得更少,但更好”的原则,分辨出对的事情,忘掉其他,专注地投入到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就能摆脱忙茫盲的混乱状态,过上一种成功而富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要主义》1套系统,3个步骤,帮你摆脱忙茫盲的无序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