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无知的面子外交

愚昧无知的面子外交在经济上很多时候完全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老百姓都知道的事实,可是清代的统治阶层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面子外交在满清的文化上具有传播功能,在政治上具有上下协调功能。因为整体的士族的思想形态就是这样的,清末统治阶层的腐儒几乎完全不与世界接轨,几乎完全不懂经济和社会科学的规律。

这种完全赔本的外交买卖,清朝也想继续做下去,因为这事涉及中国的外交传统,更涉及王朝的面子。

屈辱的《天津条约》签订后,怎么才能让已经签订的条约不生效呢?条约墨迹未干,如果直接撕毁,结果自然是爆发另一场战争,清朝取胜的概率为零。咸丰皇帝左思右想,最后一个脑筋急转弯,想出了一条“万全”的“妙计”。

什么妙计呢?那就是用钱收买洋人,让他们同意不进京。花多少钱呢?大清帝国的全部关税。你们洋人不是贪财吗?那就好办,因为我堂堂中国,偏偏好义不好利。干脆,我大清帝国和你们做生意时所有的关税都不要了,以此换你们别到北京来见我,这总算可以吧?愚昧无知到这种地步,但这是千真万确的清末史实。

咸丰皇帝下谕说:“此时须将全免税课一层,明白宣示,使知中国待以宽大之恩,此后该夷获利无穷。”你们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不派公使,我就把关税全部免除,让他们获利无穷,以后发大财。如果咸丰的这个决策真的得到实施,那么中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零关税国家。这个对外开放的力度可真是够大的。咸丰做出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因为当时清朝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紧张的。镇压太平天国已经花光了大清国库,而海关年收入此时已达到数百万两,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如果没有这笔关税,国家经济很快就会崩溃。

可以想象的是,咸丰帝此一政策果获‘成功’,在西方诸强的疯狂扩张中,近代中国恐怕将无商业利益可言,经济一旦沦陷,清政府也就垮台了。孟森也说:“进口货且不能收税,洋人重利,其于驻使一层必可暂缓,留作后图。而举货之灌输,海关之不必设,中国又成何世界?此皆一回首而令人挢舌者。”

好在当时的李鸿章等大臣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顾惹皇上生气,纷纷上奏表示坚决反对。在大臣们反复说明之下,智商不高的咸丰皇帝似乎也最终明白了取消关税的严重后果,最终只能打消了这一想法。后来,咸丰皇帝再次不惜一战,阻止洋人进京。战争的结果是英法火烧圆明园,咸丰北逃承德,并且在《北京条约》签订后因为怕见洋人,迟迟不愿返回,最终死在了那里。

可悲可叹,不懂世界发展的宏观局面,不懂经济规律,面子外交导致晚清做了很多不可饶恕的错误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愚昧无知的面子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