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8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花已落去,只留下丝缕余香在尘土,随后吹在在风中。太阳已经高照,但却无心梳洗装扮。物是人非万事休矣,还未开口,眼泪就先流出来了。听说双溪的春光甚好,也跟着坐上舟儿去看看。只是这双溪中如蚂蚱轻小的舟儿怎么载得动我这满腹的愁思呢。


     整篇来看,不难看出词人是在写愁,从“风往尘香花已尽”写的伤春之愁,红颜易逝之感,“物是人非事事休”联系词人写作背景,可以得知这种情感应是丈夫去世,独留自己孑然一身的孤独之感和往事不再的强烈悲伤,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会有“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的举动。这种种愁绪伤感加起来,就有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词人此处直接写愁的手法也很有技巧,她把愁这一种虚的情感具象化,愁本无轻重(物理重量),但词人却说愁重的连舟儿都载不动,这种夸张的写法让读者们能够更加真实的体会到词人的忧思之深,愁情之重。轻舟与重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非常浓烈的愁绪,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一句,词人的情绪是开始有一点期待的,愁绪稍减了一些,但是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里,词人的情绪又开始走向非常低落,仿佛刚才的喜悦之情从没有出现过。我想这就是李清照那个时候的正一段生活的写照吧,国破家亡,丈夫离世的愁绪终日围绕着自己,找不出让自己开心的方法,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之中,处于不能逃离的困境之中。

   这一首词抒发的愁不似其《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种相思之中带着甜味和自信的愁,这是实实在在的苦,国破家亡的苦,与丈夫天人永相隔的苦,这些都是不可挽回的,可以让人感受到绝望的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