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的语言真的不好吗?

        有位家长和我说她家的孩子好自私,他只会考虑自己,不会考虑到他人。有东西就只顾着自己,作为家长的她,也一直在教育孩子,告诉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自私,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你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位妈妈看到8岁的儿子小文,用勺子把整罐巧克力挖到一个大碗里面,只顾着自己把它吃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家里还有其他人想要吃。

妈妈:你太自私了,你只想到你,家里不是就你一个人。妹妹不用吃吗?你就不懂得给你妹妹留一点吗?

        当妈妈讲了这话之后,小文依然吃他的巧克力,但看得出小文的脸色不太好,气冲冲地把自己锁在房间吃巧克力。

        到底这个案例哪里出问题呢?妈妈不是讲出了一个事实吗?不,这不是讲述一个事实,而是讲出一份情绪,一份妈妈不满意儿子行为的语言情绪,同时这个语言里面还伤害到了对方的身份层面,所谓身份层面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果顺理成章地的,妈妈跟小文的关系处得不好,同时小文也非常讨厌他的妹妹。小文觉得妈妈什么事都只顾着妹妹,不顾自己。在他的感受里面,他吃巧克力是不对的,没有留给妹妹也是不对的,而妈妈只关注巧克力是否留给妹妹,而不关注他。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就学会不负责任,他们也学会谴责自己,学会寻找别人身上的缺点。他们学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轻视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的意图。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不停的将事情想到不好的结果。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把事情想到坏的一面,这跟他原生家庭,父母在语言上给到他的思维方式很有关系。而孩子需要的是没有贬低的信息,而不是批评。

        我和这位妈妈说,改变一下你跟他讲话的方式,不要把他定性为自私的人,定性他这并不能使他更有爱心,更不要说一些贬低他的话。你可以和他这么说:“儿子,巧克力要分给4个人的。”

        后面这个妈妈给我反馈说:“老师这个方法太有效了,我就直接告诉孩子要怎样,结果孩子就把一些东西放回去,没有再一个人全吃!”

        这些是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无意的伤害,但当我们去发现哪些是伤害的时候,这一定是需要经过训练的,因为经过训练的“眼睛”,它才会明亮,所以我鼓励每个人终身学习,因为学习能改变我们的认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批评性的语言真的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