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力量》读书笔记(第二部分)——来自不完美的礼物

来自不完美份礼物(一):别管别人怎么想,与真实的自己对话

        真实是一项生活实践,我们不需要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而是要拥抱真实的自我;清醒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表露真实的自我,作诚实的选择。选择真实意味着勇敢地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和脆弱。当产生自我怀疑和羞耻感时,不要出卖自己而变成他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任何人。因为牺牲真实来获得安全感,只会让我们焦虑、抑郁、饮食紊乱、暴怒、抱怨、愤懑和无以名状的悲伤。

        选择真实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因为在一个虚荣攀比的环境里,保持真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实践真实时,我们会在真实和勇敢中挣扎,甚至受到伤害,尽管那些批判并不是真实的。当我们因实践真实而受到伤害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说出我们的经历,而不是对被人的批判免疫。因为如果我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且对被人的伤害有免疫力时,我们也失去了彼此之间的联结。我们应该尝试和别人建立联结,勇敢的表露自己的脆弱。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冒险。

        当我们感到脆弱时,我们可以沉思,并默念“不要自卑,不要自大,坚守自己的立场!“。我们可以与别人分享各自的工作和对世界的看法,来表达真实的自我,来与他人建立联结。如果感到脆弱,那就勇敢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二):不要完美主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完美主义往往是羞耻感的发源地。有时候,我们的完美主义核心在于获得他人的接纳和认可。大多数完美主义者都会因成就和表现而沾沾自喜。而健康的奋斗应该是:我们怎样才能改善自我?而完美主义关注的是——别人会如何看我?完美主义还可能是成功的阻碍,因为过于害怕不完美的自我暴露与人面前,而错失了生活中的机会;因为害怕失败、犯错、失望于人而停止追求梦想。

        为了消除完美主义,我们应该接纳自己的脆弱感,要了解感到羞耻、被人批评和受到别人的责怪是再普通不过的情绪体验并建立自我仁慈之心。善待自我,自己觉得痛苦、失落时应该理解和温暖自己,而不是变本加厉的鞭笞自己。同舟共济,痛苦和不完美的感受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要意识到“你不是一个人”你所感受到的问题,别人也会有。秉持正念,如实的感知情感,不压抑也不夸大。不过于沉溺于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样才能免受消极情绪的困扰和打击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三):停止麻木与无力,培养复原力

        为了减少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困扰和打击,我们还需要培养复原力——从逆境中站起来的能力。

        强大的复原力意味着五大共性:(1)能够随机应变,拥有卓越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更容易寻求帮助;(3)坚信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解决问题;(4)拥有可用的社会支持;(5)与家人或朋友建立联结关系;

        复原力源自于灵性。这是我们对联结关系的信仰。我们觉察和认同有一种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使我们彼此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与这股力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爱和仁慈的基础之上。灵性实践有助于我们洞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培养复原力有以下三种方式:

(1)培育希望;希望由目标(设定现实的目标)、路径(知道如何到达,并坚持到底,不怕失望并越挫越勇)和agency(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三个要素组成。而且希望是可以学习的!锻炼希望获得成功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不惧失望、下定决心、相信自己是希望这一品质的核心。

(2)用批判性思维将自己拉出泥沼;自我反省生活状态和期望,是否陷入了“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泥沼。利用批判性思维,看清这个精心编辑过的,过度美化的世界给我们造成的幻像。

(3)不要麻痹和消除脆弱、不安和痛苦;全心投入生活意味着我们尽量去感受痛苦的情绪,对自己麻痹痛苦的行为保持警惕,给自己空间去真正体会消极情绪。决绝痛苦的同时也会把快乐拒之门外。如果我们麻痹了内心的痛苦和脆弱,我们也在无意间钝化了自己对喜悦的感受力。

        对抗消极情绪的有力经验就是,坚信我们始终坐在一条船上,坚信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爱和仁慈。灵性的联系能够治愈心灵、创造复原力。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四):放下不足和恐惧,获得感恩与喜悦

        快乐和感恩都是灵修,即信赖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结,敬畏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快乐是感恩的馈赠,要获得快乐就应该实践感恩。我们可以怀着感恩的心写感谢信、做冥想或祷告;创作感恩的艺术作品;在忙碌压抑的日子里停下脚步,表达感恩等等。

        幸福与喜悦的区别在于,幸福与情境有关,而喜悦则与心境和感恩有关。幸福是指从充满担忧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自由,或是某个人获得某种好运气;而喜悦则是上帝的恩赐,伴随着德行与智慧;喜悦不是意外的幸运,是一种到达顶点的状态。喜悦的反面不是痛苦,而是恐惧。

        因为匮乏,我们不愿意承认喜悦的感受,因为我们知道喜悦不会长久。宁可不要喜悦也不愿提心吊胆地瞪大不好的事情发生。因“完美主义”而产生的恐惧、担忧和脆弱让我们无法体验到喜悦。生活缺乏安全感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种种焦虑和恐惧滋养着匮乏感。每天我们感觉自己,缺乏睡眠,不够卖力,不够苗条,不够智慧、不够……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匮乏感,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拼命追求财富,而是要珍惜心灵上的富足。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情境中选择后退,放下匮乏的心态。一旦我们放下匮乏感,就会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富足。富足是一种感受,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情境。我们认识到一切都很完美,并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完满。富足存在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是一种看待事情的思维方式,我们随时都可以召唤它。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五):不确定,也没关系,发现直觉和信念

        直觉并不是完全脱离理性思维,而是快速的、潜意识的联想过程。大脑迅速观察扫描自己的文件,然后将观察到的内容和现有的记忆知识经验相匹配,然后我们就对眼前的事物产生了“直觉”。因为我们对确定性的需要,我们往往会压抑直觉。但直觉有时会告诉我们需要做的事情,甚至引领我们去挖掘事实,和逻辑推理。

        直觉不是一种单一的认知方式——直觉是我们为不确定性保留空间的能力,我们愿意去相信获得知识和洞察力存在着多种方式,包括本能、经验、信念和理智。

        而信念是一块神秘之地,我们从中获得勇气去相信肉眼无法看见的东西,并从中获得力量去消除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信念的反面不是怀疑而是不确定性。信念是我们全心投入生活与爱的重要保证,即使看不到,我们的内心也要秉持信念:“全心全意地爱,尽管没有任何担保“。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六):放下比较,开启创造力

        创造力是将看似不连贯的事物连接起来的力量。世上不存在“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未被使用的创造力不会凭空消失,它会存活在我们的心底,直到有一天被表达出来,或受制于愤懑和恐惧而被忽略。我们对着世界独一无二的贡献就来来源于我们的创造力。创造让我们开启更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创作艺术、烹饪、绘画、写作、涂鸦

        而攀比的欲望意味着“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引人注目”。这与自我接纳、归属感和真实表达背道而驰。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攀比,就很难腾出时间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譬如发挥创造力、表达感恩、喜悦和真实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七):摘掉疲惫的面具,重回玩乐与休息

        全心投入生活的关键因素就是玩。玩乐和休息一样有利于健康。生存压力迫使我们忙碌于追求财富疲于工作,把玩乐当成浪费时间,甚至睡觉都是在扼杀时间。然而实际上,玩乐是人类的天性,尊重这一天性有助于我们重拾生活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新鲜感。有助于开拓思维、解决困难,发挥创造力。

        我们列出“快乐和人生真谛”的清单。回想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感到和谐美满的时刻,对比自己的“该做”和“该完成”清单,我们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八):让焦虑远离生活,冷静下来获得内心平静

        全心投入生活,意味着清醒的认识焦虑,焦虑在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但并不等于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淡定平静的姿态,并将此付诸实践。

        淡定意味着个体在应对情绪反应时,秉持富有洞察力和正念的态度。淡定的人能够专注的观察复杂的情境,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陷入高亢的情绪(例如恐惧和愤怒)中。

       焦虑可以传染,淡定亦是如此。淡定的态度对于焦虑的人或情境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淡定可以治愈自己和身边的人。控制呼吸是实践淡定的一个好起点。

        而平静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以捉摸的虚无上,而是一个澄清过程,将心灵带至洁净的空间,我们在那里得以感受、思考、想象和质疑。平静的阻碍是恐惧。害怕被被人超越,而感到疲惫、恐惧、迷惘、受挫,而产生焦虑。



来自不完美的礼物(九):抛掉自我怀疑和“应该”,有意义地做事情

        每个人都有天赋。当我们挖掘出自己的天赋,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拥有一种使命感,能从工作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目的感。这样我们才能全心投入生活。相反,不发挥自己的天赋,挥霍天赋只会让生活充满悲痛。不要询问世界需要什么,问问什么事情可以令你激情飞扬,然后付诸实践。世界需要激情飞扬的人。

        不过,利用我们的天赋和才能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没有人指导什么对我们“有意义”,正如我们的天赋和才能,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自我怀疑和“应该怎么做”阻碍我们挖掘自身的天赋展现自己的才能。类似自我怀疑的阻碍因素还有很多“应该怎么做”:适应环境、完美主义、取悦他人、证明自我等。想要克服自我怀疑和对“应该怎么做”的执着,我们应该反省:什么让我们恐惧?什么属于应该做的事情?谁说的?为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脆弱的力量》读书笔记(第二部分)——来自不完美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