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嗝嗝老师、阿甘……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生命

在这个共生的国度,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没有明亮的双目,但是用心感受着这个世界;

他们没有强有力的双臂,但同样可以迸发出不一样的力量;

他们没有不停奔跑的双脚,但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不停地朝着希望和未来拼搏。

上天没有赐予“锦鲤”,但他们活出了人间最美的样子!

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四哥为大家分享几部关于这类题材的温情、励志影片。

几个精彩的人生掠影,告诉你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奇迹男孩》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命运对待10岁的小男孩奥吉似乎并不友好,在他刚出生时,就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他在做了27次手术后,才视觉正常,听力正常,看起来和别的小孩一样正常。

就像普通孩子一样,奥吉喜欢吃冰激凌、骑自行车、喜欢科学、喜欢万圣节装扮、喜欢和爸爸一起看《星球大战》,喜欢和姐姐玩闹,甚至连梦想都和普通孩子一样,想去太空冒险。

但他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是一个并不普通的孩子,因为他的长相和别人不一样。正常小孩在游乐场不会吓跑别人,不会走到哪儿都被人盯着看。

所以,因为长相问题,奥吉在四年级以前,都是在家学习,由妈妈亲自辅导功课。但妈妈也知道,奥吉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家里,他需要走出家门,走到学校,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习更丰富的知识,即使她知道这很难。

奥吉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夫妻二人感情融洽,虽然妈妈看起来有些“强势”,但是爸爸能感受到,这份强势的背后是爱。在妈妈决定把奥吉送到学校时,爸爸刚开始是反对的,但最终还是妥协了,并且和妈妈一起把奥吉送到学校。

奥吉在正式上课前,校长图始曼找来三个同学,帮助他熟悉学校。在这期间,奥吉和同学朱利安产生一些言语摩擦,回家后,妈妈告诉他,要理解,要大度。但是爸爸却告诉他,如果谁欺负你,你就欺负回去,不用害怕。

妈妈教会奥吉要善良,爸爸教会奥吉要有力量。

刚去学校的第一天,朱利安就给奥吉取了一个外号——“恶心的怪物”。 内心深受伤害和打击的奥吉,在回到家后,不仅剪掉了自己的小辫儿,还在餐桌上对于父母的逼问气愤离席。

妈妈追到奥吉的房间,首先告诉他:你这样跑开是不对的。然后就奥吉长相的问题,来了一次灵魂对话。

妈妈说:每个人脸上都有印记。你第一次手术时,我长了这条皱纹。你最后一次手术时,我长了这些皱纹。心灵这张地图,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而面貌这张地图,则记录我们走过的路途。这张地图从来都不,从来都不丑陋。

对于奥吉来说,他所创造的奇迹,与父母对他深深的爱和接纳分不开。在奥吉第一天上学时,爸爸把他送到校门口说,过了这儿爸爸就不能进了,再说让爸妈陪着走进去很不酷。

爸爸用酷这个词,多了一些男人间的约定。而不是长辈的命令,这让奥吉有了小男子汉的力量,独自去面对。

后来,奥吉的头盔找不到了,直到毕业前,爸爸才告诉他,在他的办公室。爸爸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奥吉拿掉“拐杖”,让奥吉勇敢地走出自我的内心世界,面对太阳,面对人群,面对世界。

后来当爸爸故意问,你如果想要,我就找出来给你时,奥吉傲娇地说,不用了。此刻,一切不必解释,奥吉已经真正成长为一个内心坚强的孩子了。

奥吉终于被温柔以待,获得了同学的喜欢,有了真正的朋友,并且被称为学校最有影响力的学生。

电影很温暖,没有特意的煽情,都是细节的小感动,小男孩的眼神、妈妈的心疼、姐姐的包容、爸爸的保护,朋友的陪伴,都让这个不完美的小孩看到世界的善良。

这个世界本没有奇迹。所谓奇迹,不过是爱的另一个代名词。

所以真相是,没有人是普通的,每个人都至少值得大家站起来为他鼓一次掌。

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和人生苦战。

《嗝嗝老师》

嗝嗝老师真名叫奈娜·马图尔,她拥有双学士学位兼理科硕士,当老师是她的梦想。通常情况下,这应当很容易,而对她来说却很难,因为她患有妥瑞氏综合症,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用她的话来解释这种疾病是“脑子里的神经象短路一样,引起象触电一样的抽搐,除了睡觉,其它时间都无法控制,紧张、激动的时候会更厉害。”

前后五年中她应聘过十八所学校,均被拒绝。父亲不理解她为什么一定要当老师,而且也常常因公众场合由于她引起的异样目光而羞愧。

她的不懈坚持终于迎来了一次机会,圣诺特克斯中学,她的母校,当时的可汗校长正是影响她一生的令人尊敬的人。这所学校之前她曾应聘过五次都没有成功,这次是因为前任班主任休长假,学校急需一位老师。班里只有十四个孩子,都来自贫民窟,是学校里人人看不起的学渣。

谁不向往站在舞台中央被众星捧月般夸赞?谁愿意沉在泥塘被恶臭的淤泥纠缠而过着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底层生活?是因为差距太大?是因为他们笨、脑子不好使?

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欣赏他们的真、善、美,没有人愿意去发现他们的聪明智慧,没有人愿意把当他们当朋友,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切渴望与对未来的梦想。

马图尔来了,她愿意做这一切,却被孩子们拒之千里之外,因为他们经历过的打击让他们和任何老师都成为对立。第一堂课点名时马图尔的缺点被各种模仿和嘲笑,学生们在听完她对疾病的解释,更是编了一首RAP歌起哄,让她赶紧走人。马图尔尴尬极了,但尴尬只持续了一秒她便立刻恢复镇定,她甚至随着他们的节拍一起说唱起来。他们愣住了,倍感无趣,停止了笑闹,而她却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随时停止唱歌,她却不能停止抽搐。她参与他们的打赌,赌自己不会走,她一定会留下来。马图尔被一次次恶意捉弄,被一次次伤及自尊,但她以强大的内心去包容他们,甚至从恶作剧中都能发现孩子们的智慧与计划能力。她向校长许诺,给她四个月的时间,到期末考试时,她一定会彻底改变孩子们的现状。

她用粉笔在黑板上划出刺耳的声音,告诉孩子们,这种声音,她在十七年前就领教过。面对生活,如果只会尖叫,什么也改变不了。而这只粉笔,只要折去一小段,便不再发出刺耳的声音,只需要一点点改变。她让他们自己选,是继续听刺耳的声音,还是做出改变。在选择前,不要问自己为什么,而问自己为什么不。

孩子们来上课了,他们和马图尔老师一起重新开始。

马图尔老师的成功,是因为她为孩子们争取到平等的赢得荣誉的机会,是因为她深入了解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并在教学中善加利用与发挥,是因为她不拘一格的教课方式,更是因为她用有一颗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心,这种认同感让孩子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价值,与其怨天尤人、裹足不前,不如放下恐惧,和自己的缺点做朋友,认清自己,努力向前。

终于,在大家齐心努力下,他们获得两枚年级优秀奖章,一起成功完成了模型制作并拿到了全国科学博览会金奖。

没有谁会被抛弃,除了自己。面对生活的残酷,尖叫,只会被人嘲笑。

《阿甘正传》

这是一部1994年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的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虽然已经上映20多年了,很多人都对其中的情节烂熟于胸。但是每次重温时,都还会有一种亲切感,像是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随着时光推移,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也多了,逐渐明白了影片中之前所不明的道理。

这是一部没有绚丽镜头,没有太多艺术化手法的电影,这也不是一部太过深奥、烧脑的电影,整部影片都在传达一个观念,通过一个看似离奇的故事传达一个最简单的观念。

有人说这是一部鸡汤电影,有人说这是一部真正励志的电影,我想,这应该是一部真正发人深省的电影,这也是一部能够温暖人一生的电影。阿甘一生一爱一个人,阿甘一生忠于自己的朋友,阿甘一生坚持跑下去,阿甘一生坚持做自己……即使在所有人看来他最后的成功很戏剧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阿甘的坚持成就了他。

阿甘有着不同寻常的坚持,他的长跑体能,他的“说到就要做到”,都是他坚持的体现。他智力不健全,他搞不明白数学公式和物理实验,但他还是通过别样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他用自己的方式尝试着和走到和普通人一样的高度。他发育尚不完全的大脑给了他更大的想象空间,他不会局限于年龄的限制,他依旧会冒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用一句“说到做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心智不全的同时也为他制造了一层天然的心灵保护纱,他不会像世人那样做事束手束脚、思虑过多,他只是单纯的想做,然后尽自己全力去做成。在所有事情上,他都是坚持去做、努力去做。

阿甘的成功只有一个秘籍——坚持,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的确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简单的道理,身处纷杂社会的普通人懂得但却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而阿甘却不会,他以最简单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最简单的内容,而造成的效果却是令人震惊的。说到底,阿甘的故事并不离奇,离奇的是我们那颗越来越想走捷径的心。阿甘的故事充满了励志,也是由于世界上“说到就一定做到”的人越来越少罢了。

当他坐在树下给儿子讲故事,当他与儿子一起钓鱼,当他拉着儿子的手走向远方,谁还能说他是一个傻子,从头到尾,他没有做过一件傻事,他一心一意度过着他的人生,爱得其所,活得精彩。

不论什么时刻,只要是我们保持自己一颗单纯的初心,或许一切问题都是会迎刃而解。

愿你不停努力,愿你活出完美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迹男孩、嗝嗝老师、阿甘……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