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开启之初的1993年,在《纽约客》上的一幅漫画标题成为了之后互联网的一句最知名“预言”: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所谓“预言”,自然在于它有实现的可能,一个同样广为人知的假说是一个更古老和搞怪的无限猴子定理,这个1929年就被提出的说法,其简单描述是这样的:“如果许多猴子任意敲打打字机键,最终可能会写出大英博物馆所有的书”。
当然,这必然只是一个假说,因为这个概率太过于缥缈。《纽约客》的预言却可能成真,毕竟狗狗可能触碰键盘或手机屏幕,发送过来一个表情包,也能让网络另一端的人,以为自己正在和某人交流。
但这依然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以至于所有的人至今都不过是将这些“预言”当作一个揶揄来对待。可真的只是个玩笑吗?如果说它甚至是一个商机,你会不会笑岔了气去?
但我要在这里郑重其事的告诉你,首先完成这一“创举”的,并不是汪星人(狗),而是喵星人(猫)。
它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入侵”到我们的网络和游戏世界里来了。
套路并不复杂。喵星人已经学会玩游戏了,而且它们也有了专属的宠物游戏!请注意,此处的宠物游戏,和QQ宠物这样的人类养虚拟宠物可不一样,是专属于宠物玩的游戏,且还是手游。
第一款、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款用户为猫的手游叫做《Game for Cats》,专属于iPad,其最早推出时间大约是在2010年,至今累计下载量已经超过200万次,也算是一个小众爆款了。
这个游戏其实很低幼。游戏中,猫追着电子镭射点或是老鼠跑来跑去。但很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免费宠物游戏,竟然也有付费的地方:付费点在于将镭射点升级成老鼠。
看起来是不是很玄幻。更玄幻的在于,2015年当游戏制作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却估计说有10%的用户在游戏中购买了1.99美元的付费服务。
这样算来,这个仅仅只是2个程序员折腾出来的独立游戏,也赚了差不多30万美元。不算多,但作为兼职收入,也很可观了。
还有,这里说的是用户,而不是“人”。因为估计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到底付费的是猫还是它的主人。
为何会有用户付费呢?
制作者的说法是来源于一个游戏设计漏洞:最初的版本是在第一关后有个弹出广告,问是否将光点升级为老鼠,显然一些猫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自己买了。默认设置中,输入一次密码安装游戏后,15分钟内付费都不需要再输入密码了。
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不小心造成的漏洞,这款游戏总归是火了,而且许多宠物主人吐槽说被“喵星人绑架付费”的说法,至少免费做了推广,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这款游戏。
先回答为什么是喵星人先玩上了游戏这个梗。
说实话,一开始确实不理解,在当下已经出现的宠物游戏里,大多数都是面向猫这一目标用户的,难道狗狗就不值得拥有一款专属游戏吗?
《Game for Cats》的设计者给出的答案很科学:猫爪子不会划坏iPad,因为它们的指甲和人类的指甲材质相同,但狗爪子大小不一,有些狗会用刨的方式玩。iPad可经不起折腾。至于为何是专属平板,你可以参考下宠物的爪子大小和灵活度。
好吧,你们赢了,汪星人想要进军游戏圈,或许还要再等等。
但,对于苦于找不到用户痛点的许多游戏设计者来说,你真的觉得这不是一个机遇吗?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