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Weight
1、优选Weight值大的路由条目
2、本地产生的BGP路由条目默认Weight为32768,非本地产生的是0
3、该值只在本地有效,不具有传递性
4、该属性是一个是一个Cisco私有属性
二、比较Local-Preference
1、优选Local-Preference值大的路由条目
2、默认该值大小为100
3、只可传递给IBGP邻居,不会传递给EBGP邻居
三、优选本地产生的路由条目
1、即优选Next-Hope为0.0.0.0的路由条目。手工汇总>自动汇总>network>import
四、比较As-Path
1、优选As-Path最短的路由条目 注:大括号中的As-Path可视为一个As
五、比较Origin Code
1、i>e>? 注:i为network或者aggressive产生的路由条目,e为EGP产生的路由条目,EGP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则为重分发产生的路由条目
六、比较MED
1、在Cisco路由器中MED类似于Metric,值越低越好,但是在华为或H3C的路由器,该值越高越好
2、使用network或者redistribute产生的路由条目MED继承IGP的度量值(直连路由或者静态路由为0),使用aggressive产生的路由条目的MED属性为空
七、使用EBGP传过来的路由条目,使用联邦是优选联邦EBGP传递过来的路由条目
八、优选去往Next-Hop最近的路由条目
九、BGP的负载均衡
十、优选最老EBGP传递过来的路由条目
十、选择最小RID的路由条目
十二、选择最短Cluster-List的的路由条目
十三、优选邻居IP(在BGP配置模式小neighbor的IP)地址最小的
拓扑:
基础配置请看:https://blog.csdn.net/cx2csdn/article/details/121415578
实验要求:使用BGP选路原则,修改属性值以实现下列选路:
AS2去AS1走R4->R2
AS1去AS2走R1->R3
AS1去AS3走R2->R6
AS2去AS3走R4->R6
AS3去AS1走R5->R2
AS3去AS2走R6->R4
五、配置思路:
在R4上使用MED属性实现要求1
在R2上使用local-preference 属性实现要求2
在R2上使用weight 属性实现要求3
在R4上使用as-path 属性实现要求4
在R5上使用Next Hop属性实现要求5
在R6上使用origin 属性实现要求6
画个图理解一下:
as1-as2走 r1-r3,使用local-pre做,在r1上配置,由于在本AS内传递所以可以影响到r2
ip pre as2 per 3.2.2.0/24
ip pre as2 per 4.2.2.0/24
route-map as1toas2 per 10
match ip add pre as2
set local-pre 200
exit
route-map as1toas2 per 20
exit
router bgp 1
nei 13.1.1.2 route-map as1toas2 in
as2-as1走r4-r2,使用权重实现,由于weight 只能在本地实现,通过分析在r3做
ip pre as1 per 1.2.2.0/24
ip pre as1 per 2.2.2.0/24
route-map as2toas1 per 10
match ip add pre as1
set weight 200
exit
route-map as2toas1 per 20
exit
router bgp 2
nei 4.1.1.1 route-map as2toas1 in
查看r3的BGP表
控制 as3-as1走r2-r5,因为r5r7默认已经从r2-r5路径,所以修改r6
这里使用MED属性实现
ip pre as1 per 1.2.2.0/24
ip pre as1 per 2.2.2.0/24
route-map as3toas1 per 10
match ip add pre as1
set metric 20
exit
route-map as3toas1 per 20
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