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蜜蜂猴是什么猴

今天我要讲一个我家小妞自行研发的读诗技能:边画边读!

1

有一天早上,我好像落枕了,坐在餐桌边上揉脖子。

PQ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你脖子疼吗?“

我暗自欣慰,小姑娘知道心疼妈妈了:“为什么?”

“一定是因为昨天晚上那只蜜蜂猴!”

我的表情如下:

八大山人 孤禽图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为了让小朋友领略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队友每晚给她读诗。事件前一晚念的是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念完之后,PQ一脸苦恼,蜜蜂猴到底是个什么猴?

如果要解释觅封侯,我大概就得说,想办法升官发财。然后她一定会问什么叫升官发财,就得接着解释什么叫做官。然后她一定会问为什么要做官?我就要接着解释人类为什么喜欢权力和金钱。然后感觉这件事就朝着一个莫名其妙的方向发展了。于是我放弃,直接把她按进被子里,告诉她自己去想一只长得像蜜蜂的猴子是什么样!

2

最好的中文启蒙,莫过于给孩子读诗。在枫桥夜泊,早莺暖树中体会优美的节奏韵律,享受诗人创造的美好意境,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不仅有衣食住行,还有诗和远方”。

以上是美好的理想。

实际情况呢?

下面我请PQ来谈一谈她每晚读唐诗的感受。

问:“你喜欢读唐诗吗?”

答:“喜欢。”

问:“你读得懂吗?”

答:“你们解释之后就明白啦。”

问:“你最喜欢哪一首啊?”

答:“昨天那首。” (永远回答昨天那首)

问:“那你现在记得哪一句吗?”

答:“蜜蜂猴。”

这就尴尬了,读了大半本,实际能理解的非常少。唐诗虽美,但是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距遥远,单纯靠文字解读,孩子要怎么懂?

3

给孩子读诗大概有两种方式,一是“磨耳朵”式,孩子虽然不太理解诗的意境,但是终归念多几遍就能体会文字的节奏韵律了。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背的,那时候经常想玉盘是什么样的盘子,大猪小猪都能落下去。

另一种是情景式的,用讲故事的方式带孩子读诗,试图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情境。比如: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我就这样解释:一个人大晚上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唱歌也没人听见,只有月光照得挺亮的。你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很享受?

她就回答说,就好像我站院子里拉琴是吧。然后抄起手边的便签纸,快速画了这么个草图。

标记了竹子bamboo,下面还标记了这是一首诗

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尝试新的读诗流程:先念一遍,孩子跟着念一遍,再逐句解释是什么意思,最后孩子用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理解的这个情境画个草图。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蜀国过居停。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城。

孩子并没有像大人一样感到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她所感兴趣的是和伙伴一起去为了很重要的事情打架。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画了她能感受到的场景,下雨坐船说bye-bye,挺忧伤的

对于喜欢的诗还是特别对待的。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绘画的方式读诗有这样一个好处,孩子会尽力去问清楚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用自己方式去理解,再表达出来。这就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理由坚持下去。家长也不会因为孩子听不进去滚来滚去的而烦躁。

这个读-画-读的过程是一个听觉-视觉-听觉的过程。起码能帮助我们达到理想的一半,就是让孩子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并产生共情力和想象力。在能做到吟诵之前,起码可以感受到诗歌爱的力量,平和的力量和美的力量。也许她不能面对一片荷花念出 “连天荷叶无穷碧”,但是她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和情绪。

在她的作文作业里,她写了这么一段话:

The shining stars were so bright and colourful that  lit up the sky. They were so low that they reached the ground and they seem to be whisppering to each other and kept on dancing around.

虽然语言不同,但是那种诗意的感受是一样的。

4

作为生长在海外的孩子,读诗其实是个挺难的事情。我们的中文老师给了这么几条建议:

挑选这个年龄段能够理解的诗,不要太长。

用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兴趣。

尽量选择孩子能读或能拼的字比较多的诗。

让孩子把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几天的时间内,反复读同一首诗,感受诗的韵律节奏。

现在这样总结起来,我们就可以制定一个又轻松又享受的睡前五分钟读诗活动了:

家长先读一遍,孩子跟着念一遍;家长讲讲生词,再解释下故事情境;孩子快速画出来;最后一起念一遍,关灯睡觉。

枕着诗意入睡,本身就像诗一样美。

但是下次我们可不能顺着书本读了,很多诗不适合小朋友读,我也不想给她画什么蜜蜂猴了!

题外话:

看她读诗画画的热情这么高,我突然就想,自己干嘛不和她一起画呢?

于是也拿起纸笔,画了这样一张速写。

鸟鸣涧

再然后,就又画了一张。

红豆生南国

有点停不下来。

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

这就让我陪读书童的日子变得比较享受了。有朋友来我家的时候要求复印拿回家填色玩,所以我上传了无水印大图,后台回复 “读诗” 可以下载。

最后的最后,献上一首苏轼的诗:

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读诗,画画,吃好,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 蜜蜂猴是什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