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关于读书的10个误区

最近在看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本书属于干货实用型。为了避免“看完就忘”这种情况发生,我计划开一个文集,采用边看边输出的方式,记录读书笔记,也记录一些自己的理解。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一、如何做到一年读100多本书

首先需要理解概念,什么才算读完一本书?

不一定每个字读到才算是读完一本书,根据自己阅读的需求去读就行。比如读小说,看主要情节,其他快速翻过,这算看完。比如读专业书,只看不知道的内容,这算看完。读一本书,记住主要观点,需要时再来细查,这算看过。又或者读一本诗集,看不下去放过了,这算读过。

每个人读书的层次不同,不要刻意去攀比读书的数量。读书重要的是有自己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阅读层面,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收获的。

二、哪有时间读那么多书

首先,这是个如何管理时间的问题,挤出时间读书并不是问题。推荐阅读《你的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生活选择越多》,以及分析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方法的文章。

其次,这是个读书态度的问题。做喜欢的事情是不需要刻意安排时间的,自然而然就会去做。培养阅读的习惯是有必要的。

最后,这还是个读书环境的问题。如果你生活的环境里到处都是书,你就会慢慢爱上读书。(持保留意见)

三、如何选书

关于选书,推荐阅读郝明义的《越读者》。读书的类型要丰富,而不是仅仅追求数量。

作者认为应合理搭配四类书:

第一类:工具书

遇到不懂的随手翻查。

第二类:专业书

要习得一门技术,所要专注方向的一类书都要通读,并且长期跟踪学习,持续专业积累。

第三类:视野书

打开看世界的视野,拓展思考问题的维度。

我们应该能用不同维度去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比如一个社会现象出来了,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地去批判,假如我们能用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维度去观察和思考,也许我们就能有更深入地领悟。

第四类:潮流书。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潮流书,和时代保持同步

一个人在不同成长阶段选书是有侧重的。

四、速读好还是精读好

好书一定要精度对于自己的专业方向要学会主题阅读。关于略读、跳读、精度以及主题阅读,推荐看《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速读时遇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点,可以深入看下去,这样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五、读书是不是开卷有益

开卷是否有益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和方法。读到好书就摘录观点,梳理作者的思考框架,慢慢内化成自己的思维,这便开卷有益。读到不好的书,就思考作者的思维缺陷在哪里,同时也自省,思考我如何避免写出这样的书,这也是开卷有益。

有些不好的书,你能从某个章节中学到一些东西,这也是有收获的。

六、能推荐经典阅读书单吗

作者认为读书或者书单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可以在网上试着搜索关键词“书记类型+书单”。

七、别人推荐的经典书看不进去怎么办

阅读有些经典书,是需要你具备理解经典的阅历和知识积累的。

别人的经典阅读体验未必就适合现在的你,不必强求去读。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能汲取一小部分就已经受用无穷了。

八、有些书只读没有感觉,怎么办

没有感觉是因为没有内化。读实用技能类的书,是需要和实践结合起来阅读的。读理论性的书,也需要主动结合现实来思考。

读实用的书,第一层境界是你看得懂别人的道理,第二层境界是自己能照着讲出来,第三层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识去运用,第四层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即便没有感觉,还是建议大家坚持读书,厚积薄发,不期速成,功不唐捐。

九、没有时间读整本书,只读碎片文章够吗

书提供系统的整体知识。人不能长期只做碎片阅读,而是需要通过读书,培养思考体系和框架思维能力。先为自己培养框架思维能力,再去读碎片文章,就能把碎片信息整理到自己的框架里。

的确有很多优质博客值得阅读,但不建议让快餐阅读完全替代读书。

十、分享读书的乐趣

推荐好书、写书评、和作者互动、和书友互动、赠书、自己写书。


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吧~

(*ˉ︶ˉ*)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读书?关于读书的10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