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之后,我还是很喜欢你

我最喜欢的作家?

当看到这个命题的时候,我脑海中不假思索地跳出一个名字:刘瑜。


百度百科上给出的定义是:学者,作家,诗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她出版过很多书,豆瓣上的评分都不低。身边知道她的人却还是少数。

但一定有很多人听过这两句话“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和“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这些话给了许多人莫大的勇气,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后来,我就知道了一本叫做《送你一颗子弹》的书,知道了一个叫做刘瑜的人。

从此后,这本书成为了对我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写这本书的刘瑜也成为了我喜欢的作家。


初读她的文字是两年前,当时刚刚结束了一段感情。彼时外表洒脱自然,内里千疮百孔。为失去的爱情难过,为大龄的现实焦虑,为孑然一身孤独终老的可能性担忧。虽然有颗不服输的心,知道不能让自己沉迷在这样的情绪里,强迫自己不断精进,瘦身阅读冥想独处看剧,时刻紧绷着不让自己松懈下来。但还是整夜整夜失眠,时不时地崩溃大哭。

我不断地自省,但还是迷茫焦虑。我知道我很努力,但那只是我呈现出来的模样,对于被恐惧和害怕包裹着的我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找不到一处发泄的点,找不到一个有共鸣的人,我摆脱不了那种身处泥淖挣扎不出的境况。

然后,我看到了那句话“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链接到了这本书。


她写这本书的时候是30+,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所以个别经历读起来颇有共鸣。透过她的文字我 链接到了我的现实世界。

写这本书的刘瑜,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是诙谐浪漫、独立自由、尖锐又可爱。

在她的笔下,文字都显得灵动了起来。



咦,生活点滴,原来可以这么有滋有味。

时政评论,也可以这么牙尖嘴利。

原来文字可以具有这种野蛮的生长力,简单有趣,偏偏又能直击人心。


从她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灵魂的自由。

书中的内容其实很接地气,听到了什么歌、看了什么电影、做了什么事,所思所想所悟,透过文字传递出了彼时的情绪。甚至有些内容只是她个人的一天流水账,但她遇到的人和景,由此引发的回忆思维,在她的笔下特别生动。情不自禁地让读者投入到她描述的那个场景中,和她一起踱着步在纽约的路上经历着她的经历。


看着看着,笑着笑着,我整个人就开始松弛了。

比起沉迷于一段陈旧的关系,我更想冲破这个关卡,投注于我的个人成长。

这是这本书的力量,是文字的力量,是刘瑜带给我的力量,以及,我强烈的希望自己变好的力量。

这可能就是宇宙让我遇到这本书的原因吧。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永远让自己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蓬勃的生命力。


人生真的很奇妙。

时隔两年,我又有机会重新回顾这本书,去认识当时的刘瑜和现在的自己。

心绪已然不同不变的是那份感动力。

Send You A Bullet.

依然直击我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年之后,我还是很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