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贴照片的准考证(散记式自传小说之二)

一九五零年我七岁,由于爷爷的工厂被国家没收,举家上了一条民船在长江里漂了五天五夜回到了老家三江营。

在老家六年,我读完了小学,失学两年,一心想回到南京,但是回不去了,因为农村的户口进不了城。

我在农村虽说不是吃糠咽菜,却是过着艰苦的日子。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早晚锅里下的大麦面粥里放一点米,粥好了米附在粥四周,母亲用勺子划一圈把米盛在小碗里给我吃,早上,她自己在锅里做两个面疙瘩,晚上,就全部喝稀的睡觉。

两年的农村生活使我适应了艰苦的岁月,我帮母亲在旱地里锄草,在水田里“蹚趴”,养鸡养鸭打猪草。南京的童年生活时时在梦中呈现,我多么渴望回到南京啊!

我上小学成绩很好,失学后每天晚上都要就着煤油灯复习一个小时功课,希望有一天能再上考场。

机会来了,一天,家在我家庄南的小学同学李兆生来找我,说南京的中学在全省统招,不受户口限制。母亲立即给我打点行装,晚上和兆生在河口码头乘泰州开南京的轮船,第二天一早到了南京下关码头。

小时候离开南京,七年后重返南京举目无亲,我们商量到哪一所学校报名呢?兆生说,我查了一下,像什么南师附中、南京一中都是重点中学,分数线比较高,我们就去报南大附中,学校在鼓楼,位置好,高中毕业后成绩好还可以直接上南大哩!

我们一路问路,到南大附中时老师还没有上班,我们找到了教务处,在教务处门口等着。兆生眼尖,一眼看到门口贴的通知,报名日期昨天已经截止,明天就要进考场了,这可怎么办?

不一会,来了一个花白头发的女老师,我们赶紧向她毕恭毕敬地鞠个一个躬,齐声说“老师好!”女老师看了看我们,问我们有什么事。一听说我们是来报考的,马上摆摆手说不行了,你们来晚了,报名已经截止啦!

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但是女老师的和蔼的态度给我们一丝希望。我和兆生一起对她说:“我们是从外地赶来的,给我们补报一下吧!”

“那不行,名单都报上去啦!”女老师遗憾地说。

“老师,您行行好吧,我们刚下船就赶过来了,您给加上两个吧!”兆生向老师哀求着,两颗泪珠挂在脸上。

“你们回去吧,明年再来考吧!”老师打开抽屉,开始整理她的东西。

看到兆生流泪,我也禁不住落下泪来,对老师说:“我家是南京的,原来在中央路小学上过一年级,我爷爷去世我们回到了老家,现在是农村户口,说不定明年又不统招了!”

“你是……”女老师认真地看了看我,问,“你家在哪里?”

“陆永记营造厂。”我回答。

“哦!”女老师若有所思,过了一会,抽出两张报名表让我们填,又发给我们两张准考证,让我们贴上照片。我激动死了,拿笔写字的手在微微发抖。哎哟,我没有照片啊,离家的时候着急着忙的,准备好了的照片忘记带了,这可怎么办呢?

这事不能露马脚,赶紧收拾东西装起来,说“回去贴吧”,向老师深深鞠了躬,匆匆离开了教务处。

“明天肯定不让你进考场!”兆生发愁地说。

“我们赶紧去照相馆吧!”我催促他。

照相馆可以拍快照,但要到明天下午才能取,我们左说歹说,店员说争取明天中午。我说,不是“争取”,是“一定”!

第二天天一亮,我们就赶到考场等待。我们是最后一个考场,后排两个座位。

上课铃响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考场,在后排角落里坐下。准考证上没有照片,被监考老师发现了怎么办?我把准考证对褶起来,老师走近桌子,我假装不小心把准考证落在地上,等老师走了,我拿起准考证,心里说了声:“菩萨保佑!”

第一场考试结束,我拉着兆生飞一般地跑到照相馆,拿到了快照。快照质量很差,照得闭眼睛歪嘴巴,管他呢,有了就行!

我把照片贴在准考证上,下午准时进入考场,用手把准考证抹得平平整整,放在课桌左上方,监考老师走过来,拿起准考证仔细看了看,嘟哝了一句,“照片太差了!”

我和兆生晚上钻进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在长椅上睡觉,被车站人员赶出来又换一个地方,天不亮步行到学校看榜。三天后,两张大红纸贴在南大附中门口,“陆香林”和“李兆生”的名字赫然在目,我和兆生从人群里挤出来,手舞足蹈,放声高歌,旁边有个男人说了一句酸话:“范进中举了!”

南大附中,开启了我闯天下的人生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贴照片的准考证(散记式自传小说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