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小文,介绍一下 Java 下单元测试工具 TestNG 的使用,代码在 IDEA 环境在编写。
单元测试,顾名思义,对系统中原子性的功能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是单元测试是针对某个功能函数的测试。编写单元测试是系统开发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项科学优雅的装 X 方式。而且,编写单元测试代码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只要稍微学习就可以掌握这项技能。
TestNG 使用
快速体验
在开始之前,需要引入 TestNG 库,使用 maven 直接引入,在 pom.xml 添加依赖
org.testng
testng
6.8
test
使用 IDEA 新建一个项目,目录结构如下:
├── pom.xml
├── src
│ ├── main
│ │ ├── java
│ │ └── resources
│ └── test
新建一个 Demo.java 类,包含如下简单代码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public int sub(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在 IDEA 下使用快捷键 Ctrl + Shift + t 为其生成测试类
这里可以看到,我们选择了 TestNG 作为单元测试库,IDEA 自动为我们生成了单元测试类的类名,其命名规则为:被测试类+Test。最后勾选要进行测试的方法,这里我只选择 add 方法。
确定之后,会在 src/test/java 目录下生成对应的类文件,可以看到已经生成了 DemoTest.java 文件,其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Demo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throws Exception {
}
}
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编写测试代码。这里,单元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测试 Demo#add 这个函数的功能是否准确正常,所以我们在 testAdd 中编写代码
@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throws Exception {
Demo d = new Demo();
assertEquals(7, d.add(3, 4));
}
这里,使用了 assertEquals 进行断言,这句话相当于说:d.add(3,4) 的结果应该是 7,你帮我执行下 add 看看是不是返回 7。好了,一个单元测试的用例完成,之后就可以直接运行该测试方法,可以看到输出如下:
[TestNG] Running:
===============================================
Default Suite
Total tests run: 1, Failures: 0, Skips: 0
===============================================
表明这个测试通过,函数功能没错。如果我们把代码改成 assertEquals(d.add(3, 4), 8);,那么就会出现如下提示
Expected :8
Actual :7
at org.testng.Assert.fail(Assert.java:94)
at org.testng.Assert.failNotEquals(Assert.java:494)
...........
===============================================
Default Suite
Total tests run: 1, Failures: 1, Skips: 0
===============================================
表明 add 方法的返回结果和期望的不同,方法可能存在 bug。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上面我们对 add 进行一次测试通过,不代表 add 方法就不存在 bug。assertEquals(d.add(3, 4), 7); 只是一个测试用例。这里要理清一个概念:为 add 函数编写了一个单元测试函数 testAdd,之后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测试用例来测试 add 函数是否存在 bug。为了证明 add 没有 bug,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包括 输入为0,输入的 a,b 参数为负数 等等尽量的覆盖所有可能性。所以一个严谨的测试应该如下:
@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throws Exception {
Demo d = new Demo();
assertEquals(d.add(3, 4), 7);
assertEquals(d.add(-3, 4), 1);
assertEquals(d.add(-3, -4), -7);
assertEquals(d.add(0, 4), 4);
assertEquals(d.add(0, 0), 0);
}
高级用法
上面的例子只是简单用法,旨在让初学者可以快速上手了解 TestNG 的 用法,下面介绍一些高级用法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单元测试。
@BeforeClass/@AfterClass 和 @BeforeMethod/@AfterMethod
除了 @Test 注解,TestNG 还有两对常用的注解:@BeforeClass/@AfterClass 和 @BeforeMethod/@AfterMethod。这些注解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BeforeMethod/@AfterMethod 是在 @Test 注解函数执行之前/之后执行的钩子函数。在执行每一个 @Test 注解函数执行之前/之后都会执行 @BeforeMethod/@AfterMethod 注解函数。
@BeforeClass/@AfterClass 的作用和 @BeforeMethod/@AfterMethod 类似,不同的是,@BeforeClass/@AfterClass 是在初始化类的时候执行,这就意味着 @BeforeClass/@AfterClass 只会执行一次,而 @BeforeMethod/@AfterMethod 执行次数和 @Test 注解函数个数一样。
public class DemoTest {
@Before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beforeClass()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test....");
}
@BeforeMethod
public void beforeTest()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
int res = new Dao().add(1, 2);
Assert.assertEquals(res, 3);
}
@Test
public void testSub() {
int res = new Dao().sub(1, 2);
Assert.assertEquals(res, -1);
}
@AfterMethod
public void afterTest() {
System.out.println("after test....");
}
@After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afterClass() {
System.out.println("after class....");
}
}
执行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 beforeClass/afterClass 只执行一次,而 beforeMethod/afterMethod 执行了两次。
这里还需要提一点:@BeforeClass/@AfterClass 注解的函数必须使用 static 修饰。
除了使用 assertEquals 断言函数测试结果之外,TestNG 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测试情况。
超时测试
在 @Test 注解中添加 timeOut 参数就可以进行超时测试,@Test(timeOut=10) 表示测试方法的运行时间应该低于 10ms,如果超时者测试失败。超时测试对于网络连接类的测试相当有用。超时测试具体用法如下
@Test(timeOut = 1)
public void testSub() {
int i =0;
while (i < 1000000000) {
i++;
}
}
异常测试
异常测试用于测试方法是否有抛出异常,通过 @Test(expected=NullPointerException.class) 来指定方法必须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如果没有抛出异常或者抛出其他异常则测试失败。
@Test(expectedExceptions = NullPointerException.class)
public void testSub()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依赖测试
有时候需要测试方法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被调用,这个时候需要使用 @Test 注解的 dependsOnMethods 参数来指定依赖方法和方法的执行顺序
// test1 执行之前会先执行 test2, test3
@Test(dependsOnMethods = {"test2","test3"})
public void test1(){
}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Test
public void test3(){
}
好了,TestNg 的使用就到这里了,其实单元测试并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花上一些时间学习一下很快就很上手。过了 TestNg 下次说下 Mockito 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