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侃一篇:斤为什么是称重单位?

本文绝对是胡侃,之所以称为胡侃,仅仅攀援附会,舐皮论骨罢了。权当茶余饭后一笑了之。

先说今天在码字的时候,要找一个成语,类似巧夺天工之类的成语,找到了一个叫“郢人斤斧”的成语。解释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鼻尖上沾上了一点白粉,像苍蝇翅膀那样薄,他请一个石匠用斧头把白粉砍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他十分惊叹匠人的手艺精湛。而我的好奇心也随着他的感叹来了,为什么“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不应该是运斧吗?于是看着这个“斤”字,忽然觉得,这个字确实有点像一把刀型的工具,会不会这个“斤”字是个简化字,上古时期并非如此写就?那时可能写的更像一把刀斧?马上打开浏览器,在汉典上输入了“斤”字,一搜索,果不其然,与我想的一样。来看下图:

“斤”的解释来自汉典

在注解中,赫然写着: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那么这个古代到底指的是什么时代呢?这个古代的时候“斤”又是如何写的?我于是点开了“字源字形”,刨根问底的看看,“斤”这个字,从甲骨文开始到现在的通用的楷书之间的变化。我们看下图吧。

“斤”的词源变化来自汉典

这个字在甲骨文时代写的方式,就是一柄带着刃的斧形物。而甲骨文又是象形文字,所以基本是,本来什么样,画成甲骨文也就什么样。那么既然如此,那么和称斤议价有什么联系呢?这个我实在没在网上查到,不知道有什么古书中提到过,或者哪位学者教授提到过,写完这篇我还得有别的事情要做,所以我就随便猜猜,至于对错也无妨,只是给各位看官付之一笑。

或许这个斤和称重有关的来历是这样的:某日,一个名落孙山书生外出与几好友饮酒、赏景、赋诗、作画,天近暮色,准备回家。想来在外悠游有多时,出门前老婆在耳畔叮嘱,路过菜市买点菜。可是现在天色已晚,菜市必然收摊,如何是好?正思索着,途径一片菜地,心中大喜:与农夫商量一下,买点菜回家,就不用被唠叨半天了。继而踏入菜园唤道:此间田地有无作者?菜园是一老汉看守,抽着旱烟,在生炊火,准备随便弄点菜肴喝点小酒,早些安歇。刚见生烟,但闻有人呼喊,起身出屋,循声眺望。只见那书生,亦步亦趋的走在田埂上,一边还喊着此间田地有无作者。老汉心想,应该是个书生,动不动就是作者,看着他步履艰难地走在田地中,生怕他踩坏了地中的时蔬,遂迎了出去,答道:作甚?

书生哪里会走田间地,平时只知道看书,做八股,一双脚就是为了走官道而准备的。田埂小路对他来讲就像独木桥般细小难踩,只能低头看着,慢慢移步。听见有人应答,于是出于礼节,抬头寻人,一抬头就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在田埂上了,走官道的脚也就不由自主的踩在农民的蔬菜上了。

老汉上前,见书生如此,无言可对,抽吧抽吧两口烟,心疼那些蔬菜。书生好不容易起身,拍拍泥土,作了个揖:“老者,晚生不慎摔倒,弄坏庄稼,实属不该,”书生说到此,转念一想,也好,这点折了菜,我买回家,一为赔礼,也可交差,继而说到,“本想入园求些瓜果以慰空腹,如今晚生误伤这些蔬菜,就将这些带回家中,也可下饭。还望告知如何买卖?”老汉心想,这呆子,只知道读书,买菜都不会,哭笑不得。于是说:用斤割下多少卖你多少,你要多少我用斤割多少,说着从腰间抽出一柄斤,把书生踩坏的菜割下,伸手要到:一斤,一钱。一共割了三斤,给三钱。

故事讲完了,很可能在以物易物的时代,用斧斤一次砍下的农作物数量,来换取对方愿意交换的物品吧。想来,如果是一棵棵的农作物来计算,会比较费神费事,而且农作物类,有粗有细,不如用斤看下多少来定。后来有了称,用斤砍下来的是多少也就有了统一的标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侃一篇:斤为什么是称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