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借宿寺院,受尽白眼仍读书写文,多年后成为宰相吓坏一众和尚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这样的名人,虽出身寒门,却凭借自己的勤学苦读,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如“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中,讲的是西汉的著名人物匡衡,他是农民家庭出身,家里生活一度贫困到,需要在墙壁上打个洞借着邻居的油灯来读书的地步。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最终成为了西汉的博学之人,一度坐到丞相之位。

普通老百姓想要出人头地,自然与贵族和有钱子弟是无优势可比拟的。但只要肯下苦功夫,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今天我们要读到的这首诗就出自一位寒门贵子的笔下,他就是唐朝宰相王播。心酸的是,这位诗人年轻时不但贫穷,还受尽了别人的白眼。

让我们来品一品:

《题惠昭寺木兰院二首》

唐 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王播幼时父母双亡,父亲生前虽是一介小官,可去世后并无任何财产留下。孤苦无依的王播无处可去,无意中得知附近有一座惠昭寺有免费斋饭,便每天去寺庙里蹭饭吃。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王播仍坚持每天读书习文,这也成为了寺庙刚开始提供饭食给他吃的原因。可是时间一长,寺庙开始厌恶起来,停止了对他的施舍。王播只能忍饥挨饿,苦不堪言。

这首诗写于王播成为朝廷重臣之后,故地重游的所感所想,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寺院环境的今昔对比。王播年轻时在寺庙里讨饭吃的时间即为三十年前,那时的寺院才刚刚修好,院中还种了木兰花,也才发出新芽。如今的王播已今非昔比,再次来到这所寺院,木兰花树老去已不再开花,一众僧侣的头发也都变得花白。开篇只是环境描写,表明过去与如今寺院的境况大不一样,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伤之情。“僧白头”,僧人光头,此处意在说明僧人已经到了头发变白的年纪,并非是指僧人头上都有白头发。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重游故地复杂的心情。“上堂”,是佛教寺院中由住持带领众僧举行的一种仪式,此处借喻寺院与诗人自己早已没有了任何瓜葛。“闍黎”,是梵语中僧人的意思。“饭后钟”,指出当年自己的遭遇。三十年前,因寺院不愿意继续提供免费饭食给王播,曾想出过一个令王播尴尬的办法,那就是将饭前敲钟改为饭后敲钟。这样王播听到钟声响起赶来吃饭的时候,可以眼见着寺院的饭已吃完,从而让他知难而退。

而三十年后,王播已身居高官之位,寺院得知他就是当年那个被刁难的贫寒学子,后悔不已。可用什么方法来弥补才可以明哲保身呢?寺院找出了当年王播写在墙上的一首诗,将上头积满的灰尘拂去,又找了块纱巾给罩上,以此显示对如今的王播莫大的尊重。这一部分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的复杂变化,以及对于人情世态的失望和无奈之情。

纵观这首诗,虽无过多华丽的辞藻,如平淡中的娓娓道来,可了解过写诗的背景后,不免让人生出悠悠地叹息来。世人皆对富贵荣华之流俯首帖耳,却对贫困清苦之辈嗤之以鼻,这的确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人性是功利的,所以世态就更是显得炎凉。可又如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的,“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人性中多一点善,也许就是为了日后好相见。因为你并不知道,眼前的贫穷少年,他日会有怎样美好的未来。对于这一点,你怎么看?欢迎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借宿寺院,受尽白眼仍读书写文,多年后成为宰相吓坏一众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