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感悟】

一、历史背景

  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因为鲁国当时是季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三家大夫把持朝政,鲁国国君没有没有实质的权力。在上位的人都僭礼而行,百姓都看得很清楚,引来社会的不安。

孔子认为应该把三家的权力收回来,归一国国君统一管理,这样国家秩序就正常了。孔子只是讲一个理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专职专人、各司其职、职责清晰、互不干涉推诿扯皮这个角度来说,应该说也是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

二、孔子为什么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唐以前古注]皇疏:诫人各专己职,不得滥谋图他人之政也。君子思虑当己份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思于分外,徒劳不可得。袁氏曰:不求分外。

朱子《集注》: 范氏曰:“物各止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职也。”《周易艮卦》《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钱穆《论语新解》:“位指政治上之职位言。从政当各专己职,越职出位而思,徒劳无补,并滋纷乱。”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孔子针对春秋时期,篡位现象严重,导致社会不安定的问题教育学生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好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位子”本身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力是有所决定的,你只有在其位才有最终的决断权,除非对方愿意接纳你的想法。否则,你去“谋其政”,可能就会侵犯别人的职权,让别人生烦恼,也让自己生烦恼,这个集体就不能清净。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你自己也不希望别人插手你的管理范围。

另外,你不在那个位子上,你就会有许多的情况不熟悉,而且还有许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政策等也不熟悉,你掌握的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很难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及细微之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隔行如隔山”。

每个人应当专心致志的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老喜欢管别人的事,便是多管闲事,令人厌恶,也使人怀疑,有什么不良的企图? 

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有时是“旁观者清”,如果你认为确实比对方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事实,那么你可以向对方提供一些你所掌握的情况,以供对方参考。不在其位,谋不谋政的关键是要看动机。动机是“忠”,不要抱有“篡权”的动机。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