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更好的说服别人,需要跟对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找到双方思维、利益、立场的交叉点,然后探讨「能不能取得更好的共识」。
心理学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则:
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永远是「跟自己一致的人」的意见。
大多数时候,是那些经历过相同困扰、但最终解决了的「同类人」。
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跟我们是「一致的」,提出的意见会更有价值,同样,我们接受起来也会更简单。
这就是著名的「圈子效应」。
当你认为对方「跟自己一致」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寻求和强调彼此之间的共性;而当你认为对方「跟你不一致」的时候,你下意识寻求的,是彼此之间的区隔。
这就相当于,你先在两个人之间划了一道沟壑,然后再开始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说服」,就是处于这种情况。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非对抗性」呢?
1. 寻求共同目标
我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2)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它决定了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
在这个基础上,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则更加重要。
一方面,它可以理清楚,有哪些东西是不必讨论的 —— 这可以大大节省讨论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将讨论双方放在同一立场上,而不是对立面。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当你问「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时候,你的思维就已经发生了转变:
你所着眼的,是双方的「共同」,而不再是「不同」。
亦即,你会先跟对方找到一个观念的交集点,再在交集点之上,条分缕析地列出不同的地方,一点点摊开来讲,寻求达到共识。
这时,你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对手」,而是「战友」。
这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模式。
2. 诉诸利益
经常需要交涉的朋友,一定会了解:交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不是告诉对方「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所以你得听我的」;而是「这件事对你有好处,你不妨这样做」。
后者的效果,会远远优于前者。
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这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到时要解决起来耗时耗力,会消耗咱们整个团队很多成本。所以不如现在先堵上这个漏洞,这样对咱们都有好处,如何?
当然,这未必百试百灵 —— 人总是复杂的。你同样需要陈清利弊、说清楚这中间的关节和脉络。
而这就意味着:你开始试着将自己,放到跟对方相一致的立场上,开始将视角切换为「我们」。
更进一步:你需要理清楚的是什么呢?是对方内心真实的需求。
所以,有技巧的销售人员,会这样思考:我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件产品「卖」给你,而是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基于情感,可能基于服务,可能基于双赢,等等。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交涉和交易,使双方的核心需求,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满足。
这才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3. 给别人一张梯子
什么叫「给一张梯子」呢?简而言之,就是让对方通过你的引导,自行进行思考,得出你所期望的结论。
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倾向于感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借由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而倾向于理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通过自己思考进行决策」。
所以,如果对方属于理性思考的人,那么不妨试一试:提供一些事实、数据、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暗示,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理性判断,人永远都会更加信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参照条件,要尽量正确、全面、严谨,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这也对你的能力和思考的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避免习惯性反驳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都有一些难度,那么这一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
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
日常沟通中,你说过多少次「不是」,又说过多少次「对」?
对方也许不会立刻感受到,但很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因此产生不满、防备和芥蒂。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立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