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去学习

本文是摘自其他的文章


学习中常见的坑

在日常学习和做笔记中,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①在阅读每句话时,都试图做笔记,没有判断值不值得做笔记?

②在记笔记时,没有用自己的话概括,照搬了书。

③每个要点都罗列,陷到细节里,忽略了主旨和结构。

核心错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做不到抓大放小,盲人摸象。

解决方案:学习要站在更高维度,去查看整体框架,本身是一种战略性思维。


怎样学习和做笔记才高效呢?

《如何学习》的作者亚当·罗宾逊介绍了高效学习的方式,叫赛博学习法,赛博是英文cyber的音译,意思是领航员、控制权。

核心是: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性,学会提问,让疑问带领着去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在抚养孩子时需要特别重视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问题的背后是有关于一切的好奇心。

12个问题是赛博学习法的基础。

问题如下:

1、为什么读这本书或者做这件事?【做就要做有价值的事儿】

2、这本书或者这件事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寻求目的】

3、这个话题,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组织自己的资源】

4、预测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激发创造力】

5、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或者能力是什么?【系统之树上的零件】

6、想想自己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与自己的生活联系】

7、哪些是重要信息,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区分重点和次要】

8、我要如何进行改述和总结,以便于理解和记忆呢?【举一反三】

9、重新组织自己的含义。【拆书法则】

10、我是否可以通过画图表的方式来厘清信息之间的关系呢?【思维导图】

11、如何记住这些信息。【理解,寻找记忆点,联想】

12、这些信息如何才能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最终的结合】

以上讲的更多的是针对“理解型科目”的学习。


数学是“解决问题型学科”,如何学习呢?

学习的关键在于“先模仿后理解”。

先学会某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步骤,然后举一反三,模仿步骤解决其他类似问题。

学数学,考验的是解决问题能力。

尖子生和普通生在解决问题方面有什么差别呢?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如何看待问题和答案。

获得答案是学习的目标,但提问往往比回答问题难的多。

拿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没解决就会感到焦虑、问题解决了就会觉得完事了,就停止思考;

其实从不同角度提问,寻找不同解决方法,可能比回答某个问题更有意思,即使手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还会自己给自己提问“是不是换一个方法解题会更简单;

问题中的某个条件改变一下,答案会有什么不同”等等,然后让问题引导自己去进一步的思考。

因此学习如果是被动的过程,一直处于被提问应对的循环中,创新能力下降;

但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提问、解惑、提问、解惑,则是该持有的态度,不要把问题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当你还不能理解公式、定理背后的原理时,先记住,然后运用它来解决问题,但这还不是解题的终点,聪明的学生会自己给自己提问,思考多种解题途径,从而帮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公式。

人生也是如此,主动寻求答案,突破更加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着问题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