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星际探索》的影评

疫情期间,刷片是唯一与非疫情期间可以做的同样的事情。

看看家里的娃,想念幼儿园的操场;端着炒菜的锅,想念外卖的香味;喝着桶里的水,想念送水员进门的问候;我们还想念远方那个一直想去的海滩和山丘,想念健身房的里的挥汗如雨并免费洗澡,想念火锅店的大快朵颐,想念酒吧街的深夜买醉。算来算去,只有刷片才勉强让我们忘记都在隔离。现在完全私人的事情已经不多了,刷片看剧小小算一个吧。

《星际探索》在爱优腾上片了,该片参加了若干的电影节,评论口碑也比较两级分化,核心问题是本片算不算一个科幻电影。评论中讨论较多的是如果作为科幻片,本片的技术部分完全不科学及不合逻辑。当然,影片还是展现出了一个壮丽的宇宙及太阳系的图景,最终当然还是回归的人性,导演的野心也只到这了。

我认为,《星际探索》导演的初衷是要拍成一部作者电影的,当然,成不成功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既然是作者电影,怎样解读及揣摩导演的心思就是观影最大的乐趣。对于本片,我的理解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未来的人类,触角遍布广袤的宇宙,甚至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缘,却依然无法抵挡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可惜,挺有内涵的主题却被糟糕至极的结尾耽误了,浪费了CG精心制作的银河与星辰,也浪费了布拉德.皮特的盛世美颜。

如题所说,这不是一篇影评。

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有很多,好奇心和求知欲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人类总是致力于向外部探索,向客观世界探索,向宇宙探索,却往往缺乏向内探索,向人的内心探索的勇气。为什么人类拥有了超高的认知能力,丰富的科学技术,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结构,却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焦虑与彷徨。

人类自使用火以来,已经离开了自然演化的进程,人类不需要花几百万年去自然演化某个器官,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应对天敌的威胁。从认知革命到农业社会短短数万年间,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人类放弃了部落共同繁衍,共同抚养后代的机制,把大家变成了小家;农业革命又使人类放弃了迁徙,在拥有了更多的私人物品后成为了定居的物种。又过了数百年,当人类出现了科学家这个群体后。我们逐步发明了文字,数字,机器,甚至只有机器才能懂的语言,计算机语言。这时的人类,完全摆脱了自然演化,因为人类已经不再需要自身的身体机制去适应进化,而是依靠了大量的辅助工具来帮助思考,比如文字 数字抑或是计算机。生物学和考古学早已证明,现代的人类,大脑的容量相较古人类更低,肌肉的含量、身高等也比古人类逊色,健康程度、免疫力及生存能力更是比古人类大有退步。自然世界并没有要求人类大脑能够运算几兆或数十兆的数据,但现在通过计算机可以轻松实现。当辅助工具出现,并帮助人类思考后,自然演化终止。因此,我们的直觉再也不是生理直觉,而是社会直觉或是文化直觉;我们的思考再也不是生理思考,而变成了社会思考和文化思考。

好吧,这个问题太深奥,回到电影中来。古人类的认知革命开始至今几万年,人类文明以农业革命为基础大约几千年,人类的自然演化断更就算万年吧。在地球漫长的一百多亿年的历史中,连沧海一粟恐怕都算不上。人类的潜意识中,依然保持着断更前的生理直觉,我们怕黑,怕大型动物,狮子老虎之类的,怕吃不饱饭,这些直觉,我们和祖先一样。然而,可悲的人类,却快速的继承了自文明以来的社会直觉和文化直觉,比如孤单,比如焦虑。所以,人类到底有没有进化?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物种的进化和繁荣,取决于DNA的拷贝数量,那么现在地球上有300多亿只家鸡,数十亿头牛或者羊,它们是不是比人类更成功。

说好的直立行走后,人类可以看得更远,可以看到更远的绿洲,可以看到更远的天敌,可以让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安全。但是,直立行走后,人类损失了雌性的骨盆宽度,无法承担更大和更强壮的胚胎,这造成了人类的新生儿全部都是生物学上的早产儿。同样身为大型哺乳动物,小马生下来数小时后就可以站立奔跑,数天后就能自己进食。人类的新生胚胎,都明白的事,养育数年数十年能成什么样,实在是讳莫如深。

对不起,终于要回到电影里来了。人类雌性的骨盆变窄,也有一个好处,因为早产儿,所以人类胚胎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也是大型哺乳动物中最易被改造和教化的。可惜,我们在这个早产胚胎诞生之日起,教化的内容都是社会的内容和文化的内容,我们胎教就开始听音乐,然后学语言,学识字,学数学,学画画,学编程。唯独没有一门学科,教化人类胚胎如何去抵抗所有的文明和文化带给我们的深深孤独感和焦虑感。知识,文化只有好处,越多的知识和文化,好处是大大的,却没有一丁点的副作用。当然,人类现在也没有任何一项科学是研究这个课题的。自然演化断更后,人类已经适应了文化直觉,要学习的是在社会结构中能够使用的内容,目的就是要在社会结构中生存、打拼,开拓,无穷的拓展客观世界。可是,内心呢?我们总会有和我们的祖先仰望同一片天空时候。《星际探索》中的父亲在知识耗尽,目标落空后,残忍的杀害了所有的人,他的儿子尽管被父亲遗弃,却也干出了一模一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人类,把这些称之为,人性。

霍金说:过度的科技将会毁灭人类。通俗点说,人类会被自己作死。现代人类因为内心过度的欲望,必须通过攫取更多,探索更多来消除焦虑。我们的祖先可没有这样的问题,在采集时代,祖先们的早餐可能是几样水果,午餐可能是蜗牛或贝壳,晚餐能来一份烤牛排,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因为没有那么聚集,没有那么多的城市,没有和那么多的家禽家畜混居在一起,病毒也没那么多,祖先们也很少生病。每天的工作早上出门采集狩猎,中午就回来了,工作也不繁忙,下午可以休息或者陪陪部落里的孩子,有很多时间交流和沟通。如果运气好,当天的成果丰富,可能换来好几天的休息。因为采集需要多种运动机能,祖先们也不会有颈椎病或者腰间盘突出。雨季或者旱灾来了,迁徙去别处,也不会心疼失去了什么个人财产。

当然,这一切现代人类已经没有办法实现了。人类这个物种自有文明后,就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只能负重前行。但是,文明的历程很短,人性的历程却很长。在当代,人类遗忘了在没有社会结构,没有文明之前的人性,那是没有孤独和焦虑的人性。文明教化了野蛮的人性,嗜血的人性等,那是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性。人类的人性中还有非常珍贵的品性,那是在自然演化断更前就有的人性,为什么没有科学去研究他并且用于一代又一代的早产人类胚胎呢?

社会直觉和文化直觉带给人类的孤独和焦虑,这不是自然世界赋予人类的人性。《星际探索》的结尾给了一个很温暖的结局,儿子最终回归到地球,回归到人类社会,回归到家庭,这依然是文化赋予的人性,家庭是自宗教产生后,农业社会后才有的概念。本片若想探讨人性,这个立意显然就低了很多。若是人类终究无法抵抗文化赋予的人性,仍然可以好好活着,不用探索到太阳系的边缘,最终又回归了文化人性。作者电影如果不深刻,还不如拍商业片,不用整片营造一种孤独的氛围,演员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导演还生怕观众看不懂,安排了大量的旁白,小布现在的演技和面部表情变化是能够让观众理解他的内心的,镜头语言足矣。

以我看来,儿子在海王星的外围,看着父亲飘往远方。从而想起自己年少被遗弃,后来放弃了家庭,经过训练后,表面已经宠辱不惊。但内心深处仍然介意父亲的出走,无法排遣灵魂深深的孤独,然后纵身一跃,飞向太空,最后脱离了文化赋予的人性,回到自然赋予人类的人性。如同祖先部落里被野兽攻击受了重伤的人们会留下来,不参与迁徙一样。心灵被野兽攻击受了重伤,虽然努力疗伤了很久,仍然无法释怀,要如何才能平静面对呢?如此一来,关于人性的层次便深了许多了。

想起了同为布拉德.皮特代表作之一的《七宗罪》,小布扣下了扳机,杀死了坏蛋。那就是自然人性战胜了文化人性的典型之作,扣下扳机意味着小布有罪,他没有选择宽恕,没有接受朋友的爱和关心。影片结尾以摩根.弗里曼饰演的黑人老警察引用海明威的话结束:“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此奋斗。”黑人老警察说:我同意后半句。对于人性的诘问,明显《七宗罪》引发了更多思考。所以《七宗罪》在各种类型片中排行榜中都名列高位,《星际探索》如此结尾,我看也就是这样了。

题外话再说两句,当时《七宗罪》的电影公司觉得故事的结局太黑暗,想要改成一个较为光明的结局,观众也较能接受,票房可能也会好些。但是布拉德.皮特坚持要用这个结尾,否则就拒演。而在《星际探索》的片头字幕里,出品人和制片人当中,赫然出现了布拉德.皮特的名字,原来小布已经当了老板了。那么,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星际探索》为什么这样收尾了。在无论如何都可以获得收益与有可能获得收益之间的博弈中,同一个人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哈哈,这也是人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星际探索》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