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华伊川焦点团队坚持分享第14天(约练第5次)书摘——20211213书摘《建构解决之道》“如何与问题共处”是另一个次目标

      评估能否克服困难的可能性,咨询师要特别尊重当事人自身的感受,因为这是无法勉强的。不过这种主观感受可经由前述的辅导方式而有所改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困难真的是暂时无法克服,或是无法全部解决,甚至是不能改变的。此时,咨询师除了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感受以及评估克服困难的可能性之外,咨询师也可以先用“应对问句”引导当事人:“会如何欣赏自己一直在与困难对峙”“没有放弃面对问题”以及“是如何帮助自己支撑到现在的”,以充分展现对当事人的支持、理解与欣赏。接着,咨询的目标就可以定位于:当事人需要什么,才能帮助他接受困难无法克服或难以全然克服的事实。

      常见的是,当事人会期待咨询师能让问题立刻消失,也有咨询师希望当事人立刻把问题处理好。然而,“罗马并非一日造成”,问题的产生既然非一日而成,要问题立即消失也就像是天方夜谭。接受生命的限制,是需要学习以勇气与智慧来承担的。所以,“与问题共处”也成为另一个必须练习接受的过程。

      在面对无法克服困难而需要与问题共处的情况时,咨询师与当事人需要寻找勇气与力量,来面对与接受需与问题共处的事实。进而,较能做的是如何在无法改变事情及可能的负面影响已然存在的事实下,尝试找到:如何让问题纳入生活的调试、减少负面影响的应对方法、去做目前能加以掌控的事,以至于能在现实与生命的限制下,在可能的范畴中仍发挥创造力。

      早上6点约练收获:

      自愿前来的来访者,有较大的改变意愿;听出来访者的期待,确定来访目标;不急着为来访者解决问题,和来访者站在一起;引导来访者和自己对话会很有用;关注来访者这个人比关注问题或者问题的解决更有用,来访者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任振华伊川焦点团队坚持分享第14天(约练第5次)书摘——20211213书摘《建构解决之道》“如何与问题共处”是另一个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