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音乐课—— 9月26日音乐家素养课小结

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的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感性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保证,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饱和的人生,没有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摘自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音乐何须懂》

室外秋雨霏霏,滋润着大地;室内我们聆听音乐,滋养着心灵。

《加沃特舞曲》是我们“玩”的第三节课了,从第一节课我们体验音乐的高低,到今天我们感知音乐的乐句和乐段。我们正一步一步打开理解音乐的大门,解锁音乐技能,获得音乐能力。

我们通过滚球游戏,去体验音乐在乐句中的呼吸与流动;通过传沙袋和滚球的游戏组合来感知音乐中乐段之间的关系。


《加沃特舞曲》游戏中

游戏刚开始进行时,孩子们处在对新游戏的好奇阶段,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会各种试探与尝试,因为有着前两节课的聆听基础,随着音乐的开启,孩子们很自然的跟随者音乐的呼吸,来进行游戏。最初,老师并没有给孩子们讲解游戏玩法,只是做好示范给孩子们看,并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再进行游戏。


滚球游戏中的茜茜

在我们的课堂中,会经常用到这种发现式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孩子们获得主动学习后所带来的成就感。茜茜最先进入状态,根据乐句呼吸来进行游戏,渐渐地能控制好球,在乐句的开端让球离开自己的手,飞向其他小伙伴。接下来喆喆也开始认真的对待这个游戏,因为他发现如果不去仔细聆听,就找不到该在何时让球离开自己的手。喆喆还给老师提了建议,想用自己最喜欢的小汽车代替球来进行游戏。这个建议当然会被采纳!

今天我们初次尝试了音乐的读写,孩子们把已经熟悉的歌曲《捉迷藏》的节奏,从歌曲中提炼出来,并贴到黑板上,通过上几次课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到这节课具象的输出,孩子们对这个环节竟是毫无压力。翻转课堂中大家都争做小老师。大山非常积极的上台把小伙伴们贴的节奏卡片读出来,第一遍读完后发现ti-ti的节奏好像不对,思考片刻后又读了一遍,发现还是没对,再来一次,这一遍完成得又稳定又准确,台下的茜茜、喆喆和洋洋,一直耐心的等待大山完成。没有催促,更忍住了想替大山完成的冲动。


思考中的茜茜


思考中的喆喆


读谱中的大山

新来的洋洋,看着哥哥姐姐们的嗨课堂,有点儿不知所措,在和喆喆表演大鼓的角色时,对节奏型的击打完成的有些困难,喆喆马上耐心的解释并教授,茜茜和大山也在一边鼓励洋洋。那一刻,我觉得这群孩子真是天使,让人心生感动。


《大鼓和小鼓》二声部游戏


游戏中的洋洋


孩子们的大作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下次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音乐课—— 9月26日音乐家素养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