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日,参加了樊登读书会举办的“即兴演讲”主题沙龙。
说实话,整个过程下来给我的感受就是,信息量很大。就像一张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你不仅可以看到事物本身,也能够看到围绕在事物周围的各类环境要素。
这些要素囤积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一度陷入写作点选择困难的窘境,我认为有太多地方值得写了。最后,只能优先选择对我触动最大的地方给大家分享。
2
你是如何认识即兴演讲的
这是我头一次参加即兴演讲活动。在此之前,对于即兴演讲的理解,我还只停留在简单的演讲层面,即认为即兴演讲只是长篇演讲的浓缩版,即进行一分钟的概要输出。
所以,当主讲的谢老师让大家轮流上台演讲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对于待会抽中的话题,不管知不知道,就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概要式表达就好了。
因为抽到了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名词,我只好在这个陌生词的基础上延伸,概要讲述自己如何对待不了解的知识点。
时间倒是把握的很准,刚说完自己能想到的东西,一分钟的提示声就响了。
但我的这种认知和表现契合即兴演讲吗?
似乎不是。
因为,从台下听众对我演讲的内容反应来看,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共鸣,比如事后并没有人反馈说我的演讲内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多方面思考之后,我发现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对即兴演讲本身的认识错了。
虽然谢老师也在活动一开始就给大家时间讨论对即兴演讲的认识,我也因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我却忽略了一句事后才醍醐灌顶的话,即谢老师说:“你觉得一分钟时间内传达多少信息量为好?”
现在终于明白了自己这次演讲存在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我太想将一个话题的所有内容全都倒出来。为此,我理所当然认为,一分钟时间就尽可能做到概要式讲述。
结果,我用一分钟传达了六七个观点。
很明显,我犯了贪多嚼不烂的毛病。最终就是大道理长篇累牍、蜻蜓点水,留给听众的,只有“一片浮云”。
所以,即兴演讲,其实是在锻炼我们利用一分钟有效平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能力。
比如,将信息量控制在一个,那么,你就应该围绕这个点快速找到引起听众兴趣的“抓手”,然后快速切入论点和例子,最后以一种“呼吁行动”的方式结束演讲。
虽然总结起来不难,但是,关键需要我们日常的大量刻意练习。
为什么我们如此惧怕演讲
在美国《读者文摘》曾做过一项调查: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结果显示,“死亡”排第二,“演讲”排第一。
为什么“演讲”超越“死亡”排在了人们最害怕的事情的首位?
这里,谢老师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因为演讲是一种能够激发人类原始反应的活动,最主要的就是人类本能的恐惧感。当恐惧版包裹自己的时候,就会促使身体供血全部集中在四肢上,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演讲者屏蔽理性脑,任由恐惧造成的本能反应支配。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最开始参加演讲的人会心跳加速、语无伦次、忘词。而参加次数多了的人,会逐渐适应并克服这种恐惧感,逐渐变得淡定从容,也就能更好通过演讲传达自己的观点。
那么,这也就是即兴演讲的另一个价值了,即锻炼自己克服恐惧、从容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所以,在此类机会面前,我们要及时抓住它,每一次“创造”出来的恐惧其实都是锻炼自己克服原始本能、增强理性表达能力的最佳机会。
题目设置的背后
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对即兴演讲题目的设置有了新的认识。
在此之前,个人的理解就是,设题人通过抽取一些名词或专业术语让参与者临场发挥,但更多的意义却不得而知。
比如,整个过程中,上台演讲的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或者就是这些题目读起来就很拗口,甚至有些字未曾见过。
难道这些题目就只用来考验人们的临场发挥能力吗?
不是的。
如果你网上搜索一分钟演讲题目,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题目设置可以说是千奇百怪。要么是把一个常规词的某个字替换成另一个字,要么就是一个几乎没听过的说辞,亦或者就是把一些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等等。
从这些题目本身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即兴演讲不仅锻炼我们克服恐惧的心理,更逼迫我们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进行快速反应并进行逻辑性关联。
与此同时,这种任由演讲者发挥想象力的题目,也可以间接锻炼我们面对非常态认知的能力。
3
整个过程下来,让我对于这场沙龙意犹未尽。不仅是对演讲的重新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让我重新思考这类线下活动的意义。希望你,也能抓住每一次这样宝贵的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