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诗与存在

  《掬水月在手》是由陈传兴导演执导的纪录片“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它记录了中国古典大师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一生。有人说它比起纪录片更像艺术品;白先勇先生称赞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很大的意义;欧阳江河先生则相信看完这部电影,每个人都会有所领悟,有所感动…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叶嘉莹—生于1924年,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叶先生出现在大银幕上时身着一袭蓝衫,面对采访神采奕奕,不疾不徐地讲述着自己颠簸飘零的大半生,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的都是自在与从容,很难想像她的一生竟如此坎坷—18岁丧母,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中年时大女儿因车祸离世…但影片中并没有刻意表现那种天翻地覆,白云苍狗的伤感和痛苦,导演选择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模式,以自述,他述,史料穿插交织,将先生如梦的一生缓缓道来,留下的只有时过境迁的淡然。


  “人生的流转,人生的命运,不是你能掌握的。我们在大时代的战乱变化中,真是身不由己。”经历过诸多纷乱,先生却总能从诗词中找到慰藉,在黑暗中点亮自己心里的那盏灯,对每件事都保持着统一的态度,何谓“弱德之美”?我想就是始终保持谦卑的姿态,但也有所坚守,处于困境,勇于承受,不逃避也不放弃,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品格—“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未应磨染是初心

  从影片的“庭院”部分,可以看出叶先生从小便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15岁时先生写下了第一首小诗《秋蝶》,上了大学,师从顾随先生,老师的赞赏更加激发了叶先生写诗的兴趣,不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内心情感,抑或是国家的苦难先生都常常用诗词记录下来,在许多人生的至暗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将她渡过去,而她也在用自己的毕生之力传承中华文化—改革开放后她毅然选择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了“迦陵基金”,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在纪录片中导演也运用了壁画,器物,诗文,山川,四季之景的交替,或伴着吟诵,或和着曲乐,渲染出了一种影像的诗意,体现了先生那不曾磨灭的诗心。


  “我希望尽我的力量做一些事情,我没有什么大的本领,没有大的学问,但我真的喜欢诗词。”我想这种热爱足够纯粹,也足够动人,她就像影片开场缓缓升起的那轮明月,孤寂而皎洁。


                            域外蓝鲸有梦思

  记得片中叶先生吟诵了自己的一首《鹧鸪天》,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它背后的故事或者说是灵感来源实在浪漫:先生偶然读到了一篇文章,然后想到据说蓝鲸能够隔洋传音,相距几千公里的蓝鲸,呼喊穿透苍茫大海,最终能够找到彼此,所以便有了“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这样的句子。叶先生在如此的高龄还在坚持推广普及古诗词的吟诵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想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大门,让大家愿意走进古典诗歌的世界,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时不时与那些美好的诗词偶遇。

  在我心中,这部影片最打动我的莫过于白先勇先生回忆在台大读书时常从外文系逃课去听叶先生讲诗词课,以及先生刚到南开教书教室内外都挤满了学生的描述,因为这样的场景就仿佛大海中的蓝鲸最终相遇,它也说明诗词的确是美好而有力量的。我特别喜欢叶先生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李义山。”这句话就好像是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另一个浪漫的诗意的特别的自己,诗词是大家的,也是每个人自己的,每个人能从中读出不同好的兴发感动,我始终相信读过的诗词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它们一定会在某个时刻跑出来跟你对话。

影片结尾,河畔白雪茫茫,一串脚印蜿蜒出画,叶先生的吟诵声像极了大海中的蓝鲸的呼唤…


  “最近的天涯和最远的牵绊,记忆了片刻,也完成永恒…于是凝视手中的月亮,结晶于前世发生在来生,我拾起咏唱一番,都是真实的短歌。”这是电影《掬水月在手》的片尾曲,前调响起,思绪飘往远方,也许正如歌手陈粒所说:虽然时光有限,花开后飘零,还好诗意永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掬水月在手》:诗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