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军精神 ——广东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弘扬党的精神,广东海洋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决定前往广东梅州,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文化。从7月23日到7月27日,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已然结束,队员们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胸怀报国凌云志,伟人风范永长存

        很多人对于梅州的初印象,来源于它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我们此次梅州之行的第一站,来到了叶剑英纪念园。入园后首先牢牢吸引我的,是一个类似于车站的设计,站点俨然刻着“永远的叶帅”这几个大字,就像园内的一物一瓦,都能帮助我们后人一探叶帅的飒爽英姿。在园内能看到很多叶剑英元帅的雕塑还有画像,他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在等待后人缓缓了解他的故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负责管理叶氏宗祠的叶爷爷跟我们所讲述的那些叶帅成长史跟童年趣事,才会觉得跟我们普通人的童年也并无二样,会挨打也调皮,又不得不感叹他极其不平凡的一生的丰功伟绩,他更是一片混沌中找到国家生路的建设者。他是个偷摘枇杷怕被父亲责骂的皮孩子,在敌人面前,他又是个斗争者,扛起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

        在战争年代,无数革命烈士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赴后继奉献终生。人们不会只记得一个叶剑英,中华民族有千千万万个如同叶剑英元帅一样的中华儿女,为着祖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缅怀历史,忆苦思甜,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作为生于和平年代的当代中国青年,我们要牢记光荣使命,不辱先人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强国有我,请党放心!

——许幸纯

2021年7月23日


图为实践队与叶爷爷合照。 实践队供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叹今朝历史留痕稀

        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天,经历一天对于两个革命纪念馆的走访,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当年革命的历史进程,在我们脑中已经对于当年艰苦的革命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尽管我们很难设身处地的回到当时的场景当中,去感受我们先辈所经历的苦难与曲折,但是我们仍然能在数十年后的今天,通过回望这段历史,感受到当时我们的先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事业所做出的伟大斗争。

        正是通过学习了当年的这样一段历史,才使得我们在今天能够更好的反思自己,身处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如何具备忧患意识,如何居安思危,如何在这样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下,仍然能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付出自己的力量。这段历史也使得我们心中产生了许多的激荡。革命一路走来,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今天,我们已经赢得了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我们如何高举我们先辈曾经肩扛着的伟大旗帜,进一步的阔步走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一直要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要去努力的方向。

——陈希真

2021年7月24日

    

图为讲解员在为队员讲解历史。 实践队供图


红色记忆凝于心,薪火相传砥砺行

        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平远县仁居村。这是一个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有着悠久历史的的村庄。既是抗战时期红四军建立革命政权时在平远驻扎时部队的所在地,也是广东省国民政府为躲避战乱的播迁地。走进红四军第1纵队司令部等旧址,踏过革命先辈走过的石阶路,我们紧张且兴奋。既对红军战士的不畏艰险感到敬佩,也为红军广受群众拥护而感到自豪。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等清晰可见的墙标,仿佛看到当年战士一笔一画书写时的专注神情;在这里,我们遇到了热情好客的村民,也忘不了临别之时紧紧握住我双手的老奶奶,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现在的我与当年大多数的红军战士年龄相仿,他们为人民的当家作主英勇奉献,而我也该担起责任为祖国的复兴略尽绵薄之力。

——梁峻杰

2021年7月25日


图为王主任带领队员参观红军遗址。 实践队供图


寻根逐迹访仁居,红色故事润心田

        仁居镇是历史文明古镇,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根据地之一。上个世纪20年代,红四军曾经三进平远,两次进驻仁居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被后人歌颂。今天,我们追梦仰望队来到仁居镇,看望拜访一位革命老前辈——冯锡煌前辈是仁居镇前党委委员和人大代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笔耕不辍,一直坚持收集着仁居镇的红色故事。我们和冯老共度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冯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革命历史画面犹如就在眼前。作为代表采访冯老,我近距离地和冯老交谈,他在讲述当年地红色故事时,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冯老身上散发的神采和对革命事业的热情。

        结束对冯老的采访,我们一行人步行4公里来到红四军第一从纵队驻地旧址——李氏祖屋下四家李屋。这是我们此行的最重要环节,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感受红军生活。在仁居村村民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用旧灶台做了一顿热腾腾的饭。从挑水、生火、做饭、炒菜,我们坚持用旧方法和旧器材,还原最本真的味道。我是一个在家里经常做饭的人,一开始我认为这个任务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当我面对没有灯光的厨房,满是荆棘的柴火,匮乏的自来水时,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当年红军是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这一方灶台忙碌的身影,昏暗的小厨房里的一锅一釜,队友之间的团结协作,当地村民的无私帮助,一幕幕皆是当年的重演。

        经过了今天的实践,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和成长,我相信我们追梦仰望队的队员们,一定能更加坚定信念,将红军精神传承下去。

——陈羽

2021年7月26日


图为队员们与村民合作做的饭。 实践队供图


忆党史,扬爱国,赤子丹心映中华

        团队今天来到了仁居中心小学,准备结合前几日的参观学习内容给学生们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作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升旗是我们的一份重要责任,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是为仁居中心小学进行了升旗仪式。升旗也是表达爱国的一种形式,为了更好的对外展示我们仰望者精神,虽然升旗的队伍只有四人,但各自都有认真踏实的去完成每一步齐步和正步,不论升旗规模的大小,严肃和高要求地对待每次升旗仪式已经成为了我们国旗护卫队队员的基本修养。

        升旗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了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课堂的内容是为小朋友们介绍国歌法、国旗法以及党的历史等,也向小朋友们分享了我们前几天在梅州挖掘和学习到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以及红色精神。课堂的主讲是队长陈羽,作为旁观者,我更多的关注到了小朋友们对课堂的反映。本以为面对相对较为枯燥的有关党史、红色历史等内容的课堂,小孩子们会因为不感兴趣而表现得不耐烦,但是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孩子们基本上都保持着端正的坐姿,认真的在听讲,并且积极的回答了队长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当队长问到是否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日子是哪一天时,大部分孩子都能清晰的回答道“1921年7月23日”。想起备课时队员们对孩子们是否能听懂有关党史知识时的担忧,直到听到孩子们课上的回答和互动,心里的一份担忧才算放下,同时也清楚的了解到原来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的普及确实已经落实到了少儿群体之中。在学唱红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对于没有听过的红歌,只是听过两三遍后便能流利的大声跟唱的孩子们,他们的学习能力快的令我有些吃惊。我意识到,儿童时期正是具备非常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的时候,向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普及红色文化,激励学生们去学习红军精神,能够真正做到让红色的文化和精神引领孩子们成长,有效的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扬。

        很荣幸自己能切实的参与到这一次实践,实实在在的帮助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扬,真实的出力帮助实现“童心向党”的目标。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为小朋友们赠予了纪念徽章和一些有关党史和红色历史的书籍,希望小朋友们能真真正正的将所学内化于心,也希望我们的课堂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去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党史和红色文化。

——李嘉琪

2021年7月27日


图为队员们在仁居中心小学合影。 实践队供图

总结

        本次重走红色革命道路的行程已告一段落,数日的所见所闻所感令队员们毕生难忘!

        在未来的生活中,追梦仰望队的队员们会坚持践行传承红色记忆、赓续红军精神的使命,让那段“铮铮铁骨抗击外敌”的革命历史不被岁月的尘埃淹没,让那段热血沸腾的红色故事再次激荡人们的心灵。

        赓续红军精神,我们一直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军精神 ——广东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