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唐诗艺术⑼

(网图,侵删)

03 唐诗中的比兴手法①

比兴,是诗歌艺术中最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也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两个重要特征。中国古人曾对《诗经》作过归纳认为,诗有“赋比兴风雅颂”等“六艺”。其中“风雅颂”是诗之体,“赋比兴”是诗之用。换言之,“风雅颂”是诗歌的体式,而“赋比兴”则是诗歌表现手法。由此可见,“比兴”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

我们知道,“比兴”在《诗经》、《楚辞》中已有非常广泛的使用。而在唐诗的创作中,“比兴”的手法已达到一个极为纯熟的境地。它和宋诗的区别之一,也就在“比兴”这种艺术手法使用的“多寡”和“优劣”上。需要说明的是,宋人不是不使用比兴,而是他们使用的频率、幅度,远比唐人少得多。宋人作诗,往往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而唐代的诗人作诗,则是大量的使用“比兴”,用形象的画面去说话,由此,就形成了唐诗特有的“浑雅”“浑融”的意趣。

我们从“比兴”入手,来看看唐诗究竟有哪些特点。

先说说“比兴”的概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里为“比兴”下了一个定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所谓“比”,指的是,用别的物体来比这种物体。简言之,就是“比喻”。而“兴”,通俗地说就是“借物起兴”,即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他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先找一个与它有联系的其他物体,来做一个“引子”,这就是“借物起兴”。

我们先来看一下“”,也就是“比喻”。最早为“比喻”下定义的,应该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的《比兴》篇。刘勰在文中提到,“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意思是说,比的种类很多,但是以“准确”“贴切”为贵。两个物体本质上可能不一样,可能有很大差别,但是如果合起来能非常准确地表达你所要“比”的这个对象,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关于“比喻”,也有很多前辈学者作过一些定义。比如陈望道先生就说过,“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点必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整体上极不相同。”这两点应该是比喻的两个关键点。

钱钟书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之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由此可见,比喻的这两个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比喻一般分为“本体”和“喻体”。所谓“本体”,就是被比喻的事物。所谓“喻体”,就是用来作比的事物。

关于“本体”和“喻体”,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古人意识到在“美-人”和“花”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似。以“貌”来看,美-人很美,花也很美,所以两者可以相比。而从“时间久暂”的角度来看,花期较短,女人的美貌也短暂,这个角度也可以相比。从两者的“品性”来看,清香、高洁、雅致是她们共有的品性和气质,这方面也可以相比。于是,古人习惯把“美人”和“花”相比。而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是植物一为人,能够容易区分之间的差别。所以这两者就容易形成一个很好的“比喻”。

唐代李白曾写过《清平调》三首。其中第三首有一句说道,“名花倾国两相欢”,就是用花来比杨贵妃的。

当然,这样的比喻如果用多了、过滥了,也会令人生厌。比喻虽好,也要创新。只有创新,比喻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学 || 唐诗艺术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