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粹统治期间,德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家人全部死在了毒气室里,只有他和妹妹逃过一劫。在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经历了炼狱的痛苦折磨。当他对生命产生绝望时,领悟出自己的生命意义。
在痛苦之中,或者说在生死之间领悟到一种超越生命的信念,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在《出埃及记》中,纳粹为了提高杀死犹太人的速度,从毒气卡车又发明了毒气室,一间毒气室可以杀死上千人。焚烧炉从来没有停止工作,每天几万具尸体在炉子里化为灰烬,盖世太保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滔天罪行。犹太人的生命就如同卑微的蝼蚁,被纳粹无情的铁骑所践踏。侮辱、殴打、驱逐,犹太人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苦难,更要去经受精神世界的鞭笞。
弗兰克尔的例子属于小概率事件,其实人性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同样身为犹太人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成长在经济富裕的家庭。那时的世界很太平,虽然学校的教育让茨威格倍感枯燥,但是至少在维也纳这片艺术沃土上,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去追求自己心爱的艺术:文学和音乐。四年的大学时光,他用三年来进行创作,并且诗歌《银弦集》被出版,这也让他备受关注。本来只是一颗艺术小苗,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一颗文学的新星,在维也纳的上空冉冉升起,耀眼于世间。
美好的事物从来都是用来回忆的。太平年代稍纵即逝,而后茨威格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如果说一战对他只是一次灵魂的试探,那么二战则用钢铁拳头将他的灵魂击得粉碎。所有这些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著作《昨日的世界》中看到。眼看着欧洲将要沉沦在纳粹的魔掌之中,茨威格内心极度的悲观。
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在巴西的公寓中服用巴比妥自尽。他在遗书中写到: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殛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昨日的世界》并不是标准的个人传记作品,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这不仅是他自己的回忆,更是将当时的社会事件、人民的苦难命运通过文字呈现下来,记录下欧洲一代人的回忆。在书中,茨威格流露出对战争的憎恨与和平的向往,对被驱逐之后流亡海外的挣扎与困顿。
1、茨威格与维也纳的故事
茨威格的父亲将织布的小作坊经营成了规模很大的企业,这也让茨威格成为了当时的富二代。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成长,茨威格更加专注于艺术方面的追求。在维也纳这座艺术圣地,见证了世界上太多的艺术家:贝多芬、海顿、肖邦、勃拉姆斯、李斯特、鲁宾斯坦等等。这座城市的重心并不在商业、军事或者政治上,艺术成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在这片肥沃的艺术土壤之中,茨威格就是一粒有着灵性的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分。
对于维也纳这样的艺术之都,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与之媲美的城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中,必然存在着很多的艺术成分,不管是音乐、书籍、绘画、建筑等。当艺术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居民,势必会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滋生追求艺术的欲望。
虽然我并没有完全走过大江南北,见识也实属短浅。但是当走过几十个大城市之后,我发现这些城市真可谓“千人一面”。更高的楼、更耀眼的灯光、更宽的道路、更曲折的立交桥和不断扩张的城市领土,这些元素原本只是在国内的一线城市,现在就如同瘟疫一样在全国范围内传染并蔓延开来。当我正在城市的高处,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塔吊矗立在远处,城市的发展速度真的太快了,但是这种速度只是用高楼的建造速度和数量来进行衡量的。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混凝土所堆砌的只是城市的外貌,而城市的灵魂需要有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积淀是需要城市中所有人的努力,在几代人的时间长河中滋养出城市的文化属性。
有些时候放慢经济的脚步,照看一下灵魂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对当时的教育体制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他厌倦当时的中学生活,以至于在多年以后母校请他回来,他断然拒绝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当时的学校生活没有一丝的美好回忆。
五年的小学和八年的中学,整整13年。茨威格每天要坐在教室里六个小时左右,课外的时间完全被作业占据。而且,除了学校的常规教育之外,还需要去学习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不要说娱乐的时候,就连平时的体育课也非常少,并且体育课就是在一个房间里练习走步和踏步,灰尘飞起一米多高。如果说唯一能让茨威格感受欣慰的,那就是在他的班级里洋溢着艺术的氛围,有人喜欢戏剧,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绘画,而更多的人喜欢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茨威格内心的文学种子正在僵固的教育体制下悄然萌芽。
茨威格所描述的是1900年之前奥地利的教育现状,可是我仿佛回到了现代的社会中。周末的时候,我看到教育机构的门口簇拥着很多家长,他们在等待着孩子走出来,等待着有一天孩子能出类拔萃;当和侄女聊天的时候,我知道了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晚上要学习到十点。
茨威格也算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出生地是在维也纳,浓厚的艺术气氛弥补了枯燥的学校生活。文学上的早熟,还有求知欲的驱使下,让文学的血液在茨威格的身体中流淌着,从此流淌了一生,从未停歇。正如他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
一个人的肌肉缺乏殷炼,以后还是可以补偿的,而智力的飞跃,即心灵中那种内在理解力则不同,它只能在形成时的决定性的那几年里进行锻炼,只有早早学会把自己的心灵大大敞开的人,以后才能够把整个世界包容在自己心中。
以前在书本中学到过这样一句话:内因决定外因,那时我将这六个字奉为真理。时至今天,我意识到这句话夸大了内因,忽视了外因。茨威格对于文学的热爱是内因,但是维也纳这座艺术之都则是外因。假如茨威格没有出生在维也纳,在教育体制却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茨威格会成为今天的茨威格吗?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对于俗人而言,谁都无法摆脱大环境的影响而独善其身,茨威格也不例外。
2.豪华的社交圈
在《昨日的世界》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茨威格的社交故事,用四个字来形容:惊为天人。在那个时代,茨威格基本和欧洲各界的名流都有所交往。
在茨威格的一生中,有三个朋友至关重要:弗洛伊德、罗曼罗兰和维尔哈伦。
茨威格读了《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第一卷后,就很想和罗曼罗兰认识。从初次拜访罗曼罗兰,再到一战期间的书信往来,他们之间的通信长达25年之久,直到二战将一切的联系切断。不管战争如何残酷,茨威格和罗曼罗兰一直致力于欧洲的和平,从未动摇立场。茨威格自己也承认在人生的道路上,罗曼罗兰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
当茨威格流亡伦敦时,遇到了80多岁的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的公寓中,茨威格陪伴着好友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他们在一起探讨心理学的知识,也正是这个阶段,茨威格对于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在无形之中将茨威格造就成心理描写大师。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玛丽斯图亚特》、《富歇传》等,茨威格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到极致,让我沉浸在文字中无法自拔。比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有一段女人对暗恋的男人的爱情表白:
我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抖;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紧绷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为你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嘀嗒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茨威格还是一个手稿收藏家。在收藏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名人的家人。比如歌德的外孙女邀请他参观歌德的遗物、尼采的妹妹向他讲述尼采的故事、与俄国作家赫尔岑的女儿促膝而谈,还听着福楼拜和狄更斯的后代讲述他们的历史等。
在收藏手稿方面,茨威格俨然成为的权威专家。贝多芬、海顿、莫扎特、勃拉姆斯、巴尔扎克、舒伯特、肖邦、歌德、高尔基等很多名人的手稿,都被茨威格收入囊中。
放在今天,茨威格所结识的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知名的艺术家。即使在一战和二战期间,茨威格依然和他们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放在茨威格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任何的时代和社会中,你站在不同的高度,就会发现和自己处在同一高度的人群,而自己也属于其中的一份子。茨威格所站的高度并不是他的家庭给予的,完全是依靠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和优良的人格品质,在几十年的磨练之中才得以在欧洲的文学界占据一席之位。
如果一个人想要变得更优秀,就要去结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3、作家与现实的斗争
在当时的欧洲,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除非大家握手言和,坐在一起喝喝咖啡,聊一聊艺术,这时候文学才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可是,在战争和权力面前,茨威格的文学成为了附属品。
一战爆发之后,茨威格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欧洲的艺术人士重新构建欧洲文化。没想到此举让茨威格招来众多非议,只有罗曼罗兰来信表示对他的支持。后来罗曼罗兰邀请所有的艺术界名人齐聚瑞士,共同商讨并且发表一份呼吁和平的联合声明,可是回应者寥寥无几,这让罗曼罗兰和茨威格陷入了孤立状态。那种孤立,甚至还带有一丝无奈和绝望。
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讲述了一位意大利医生的妻子央求茨威格搭救狱中的丈夫,而当茨威格向意大利的好友打听这位医生的详细情况时,所有人噤若寒蝉,也无能为力。这时茨威格考虑再三,给墨索里尼写了一封信,而这封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仅有的一次,茨威格利用自己的文学声誉在现实中挽救了一个陌生人的性命,其实这里的巧合就在于墨索里尼是茨威格的热心读者。
除此之外,他和他的作品无法去救助自己的同胞犹太人。当希特勒在报上公布了44位德语作家的禁书名单时,茨威格也在其中。茨威格在家中的寓所受到了强制的搜查,他的书籍全部从书店的橱窗中撤了下来,这让他下定决心到国外生活。
其实他的遭遇并不孤单。他的好友罗曼罗兰在苏联参加红军之后,抗议自己的祖国侵略乌克兰,这让法国当局大为恼火,将《约翰克里斯多夫》从全部的书店下架并焚烧。
在漫长的历史中,文学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对于世界上知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可以绵延数百年影响几代人。可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考量,作家也只是一介文人,在政治面前根本没有容身之地,甚至只会变成一粒棋子。文学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灵魂,但是却无法撼动现实这棵大树。
鲁迅先生意识到中国老百姓的冷漠与麻木,弃医从文,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拯救中国人的灵魂。即使他看到了历史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吃人”二字,却也无法改变吃人的现状。
现实从来都是简单粗暴的,而茨威格正好赶上了希特勒的统治时期,注定了现实将流淌着犹太血液的茨威格赶到了世界的角落,最终销声匿迹,被昨日的世界所遗忘,被今日的世界所铭记。
4、何以为家
黎巴嫩拍摄的电影《何以为家》向我们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因在法庭上控告自己的父母,因为他认为父母并没有给予他童年所必须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自己的出生也只不过是父母在欲望冲动之中的产物而已。扎因的家庭很贫困,兄弟姐妹将近10个人要挤在一张床睡觉。本来这个家庭已经很穷了,再加上这么多的孩子,父母根本没有钱去养活自己的孩子。扎因没有身份证,无法上学接受教育。这样的家庭对扎因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但是他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对于扎因来说,这个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茨威格来说,这个祖国都将他抛弃了。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回忆起自己在伦敦的流亡生活。那时的他没有了护照,茨威格作为犹太人是被纳粹驱逐的目标。当他茫然走在伦敦的街头上,眼前的身影就如同阴云密布在他的心头,其实不止他一个人,所有的犹太人都被驱逐。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即使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也无法去守灵。茨威格心中那个家,被战争无情的切割,最终零碎的散落一地。他的亲戚朋友要不被杀害,要不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而他只好远离故土,踏上陌生的国度。即使新的国度一切美好,也无法给茨威格一个家。
家是几十年沉积的感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栋房子。作为和平主义者,茨威格想象中的欧洲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当欧洲被阴霾所遮掩,盖世太保的坦克在欧洲的土地上横冲直撞时,茨威格的内心甚为绝望。
自己的家已经回不去了,亲人已然远去,唯有留在记忆之中。心中对于欧洲的憧憬,伴随着战争的飓风侵袭,最后连海市蜃楼都被吹得无影无踪。
有国有家,但是被驱逐,不被承认。人存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归属感的。
茨威格的后半生,注定是流亡的时光。家,早已经没了,剩下的只不过是一具躯壳留存在世间。当他永远躺在自己的公寓中时,有人说他是个怯懦的人,可是又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的人生际遇呢?正如《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写到:当你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应该穿上他的鞋走一走。
昨日的世界,那并不只是茨威格一人的世界,而是所有欧洲人难以忘怀的世界。虽然昨日的世界已经逝去,但是那个世界所保存下来的果实,值得每一个人去珍惜,那里面不仅有文学的精神财富,更有对于世界和平的向往。今时今日,当我们回首茨威格那个年代时,不禁为一代人的命运所惋惜,更为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而痛心。茨威格将这一切诉诸笔端,创作出《昨日的世界》送给后来人。
当我们的心绪在昨日的世界与茨威格共鸣之际,请不要忘记:这个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人类的命运并不维系于某一个强权国家,而是需要所有的人类共同去建设这个蓝色星球。人类的命运是我们共同的命运。